日本人对郑成功的评价,日本崇拜郑成功

麦兜
麦兜 2023-11-01 18:03:01

郑成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为何日本也尊称其为民族英雄呢?

东晋永嘉年间,北方混乱不堪,有八姓入闽,郑氏就是这八姓之一,郑成功的家族在南安石井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至明末时期,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已是著名的往来中日之间的海上走私贸易的头子。郑芝龙共有五个妻子,其中他的第二位妻子田川氏即是日本人(一说有华人血统),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郑芝龙经常往来于中日之间,天启三年(1623年)郑芝龙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成夫妻,第二年,郑成功在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千里滨出生。

(郑成功在日本平户市的故居)

郑成功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日本也是极受推崇。从血统角度出发,郑成功拥有一半的日本血统,且又是在日本出生,六岁后才随母亲田川氏回到中国。郑成功维护汉人统治、坚决抗清复明也很符合日本人忠君爱国的武士精神。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中日交往较为密切,清朝入关定鼎天下,日本骨子里是把清朝当成蛮夷,对汉人失去统治权感到可惜。因此,对毕生都在努力恢复汉人江山的郑成功,自然也是极力推崇,大加褒扬。

顺治年间,鳌拜献“平贼五策”,清朝实行了最为严厉的海禁政策,郑成功在陆上几无立足之地,急需一块地方作为长期根据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领35000将士横渡台湾海峡,次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将荷兰人彻底赶出了台湾岛,至此,被荷兰人占领了24年的台湾群岛得到收复。郑成功又从大陆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台湾岛得到大力开发,人口激增,郑成功以台湾为大营,至死不降清朝,坚持奉明正朔。

隆武帝为郑成功赐明朝国姓“朱”,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郑成功治台呕心沥血,虽然最终未能完成遗愿恢复汉人江山含恨而终。但他死后,台湾人民感念他的功绩,民间陆续建立庙宇世代祭祀,台湾日据时期,日本人在岛上实行奴化的殖民统治,因郑成功出生在日本且有一半的日本血统,所以对遍布岛上各地供奉郑成功的祠堂不敢肆意破坏。并且,日本人还将郑成功的事迹带回了日本,进入新世纪后,郑成功也逐渐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郑成功亲弟田川七左卫门,后恢复郑姓)

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还有一个亲弟弟田川七左卫门作为郑氏集团的代表留在日本从事中日贸易,母亲田川氏在南安老家自杀殉节后,远在日本的田川七左卫门悲痛不已,“七左卫门诣扛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清以报仇”,他多次给在中国的兄长写信,要求回国参加抗清活动,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仍然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且继续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日本人怎么看郑成功

日本人对郑成功这位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却有一种特殊的尊敬感和亲近感。原来,日本文人学士在江户末期就留下了不少咏叹郑成功叱咤风云悲壮一生的诗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我注意到,日本人之所以对郑成功如此感兴趣,除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外,还因为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他的生身母亲田川氏(郑氏家谱称翁氏)是日本人。他生在日本,七岁时才被接回中国。

至今,在郑成功出生地平户(日本长崎松浦郡平户町),在每年郑成功忌辰那天,还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公祭。郑成功儿时的故居仍保留着昔日的原样。相传郑成功当年离日回国前亲手种植的一株椎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儿诞石,是平户的一个名胜地,慕名前往观光的人很多。

号称“日本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曾写了一部名为《国姓爷合战》的歌舞伎剧,风靡一时,而且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其后,日本连续出版很多取材于郑成功的文学作品,形成一个系列。直到二战以后,日本出版界仍对郑成功情有独钟。不仅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一书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乐道的通俗演义,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1952)还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库。此外,饭泽匡的《国姓爷合战》(1956)也被收入日本国民文学全集。

郑成功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为何日本也尊称其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确实和日本有关系。根据史料记载,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所以日本人把郑成功视为日本的民族英雄倒也不是无稽之谈,还是有合理之处的。

郑成功在日本的影响力其实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日本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事件的文学化改造。在日本的古典小说和戏剧当中,都有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而且传播很广,所以在日本,郑成功的知名度很高。其中最出名的是国姓爷合战。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在日本文学当中的郑成功形象和中国历史记载中的郑成功形象并不完全相同。

在日本文学当中的郑成功可以说是一个日本人,描述的内容还包括郑成功攻打南京,象征日本人统治中国。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对于征服中国的野心其实早已有之。绝对不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才开始形成,不过是因为在那时中日之间日方实力占了上风,所以才使得日本人能够推行侵华计划。而在这之前,由于日本的实力不济,历次侵华计划均已失败告终。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这还是要回到郑成功的真实历史形象中来。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海盗出身,因此和日本人以及葡萄牙人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不过郑芝龙对于郑成功采用的却是传统的儒家正统教育,郑成功受学于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钱谦益。

郑成功幼年时在日本呆过一段时间,之后长期在中国生活。从他后来的言行来看,他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士大夫。也就是说从他的自身文化和国家认同来看,他是一个中国人。日本传统文学当中让郑成功以日本人的身份侵略中国,并不符合历史。郑成功的主要贡献是收复了台湾,驱逐了荷兰人。郑成功做这件事情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以台湾为基地对抗满清。和日本的关系不大。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使得其他西方列强在这个时候不敢对中国乃至日本轻举妄动,争取了大约200年的东亚局势稳定。总的来说,不仅有利于中国,也对日本有一定贡献。这也是日本人对他感激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