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前因后果简介,苏轼乌台诗案经过

麦兜
麦兜 2024-02-26 12:15:02

乌台诗案的原因、过程、结果。

乌台诗案的原因、过程、结果分别是:

原因:熙宁六年, 沈括以检正中书刑房公事的身份到浙江巡查新法实行的情况,看到苏轼的诗稿,认为涉嫌诽谤朝政,上呈神宗,但是当时他的意见并未受到重视。

秋七月,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弹劾的导火索正是上表中的这两句话。认为苏轼是攻击朝政,反对新法。神宗及新派人物都大为恼火。后来由神宗批示后,七月二十八日,台吏皇甫僎携吏卒急驰湖州勾摄苏轼。

过程:当时驸马都都尉王诜与苏轼交情深厚,秘密遣人告诉当时任南京幕官的苏辙,苏辙立马派人往湖州告知苏轼。当时皇甫僎快马如飞,但是由于儿子生病在润州停留半日。故苏辙人马先到,苏轼提前知道消息后立即告假,由通判祖无颇权摄州事。皇甫僎到达湖州后,态度十分强硬的将苏轼押解赴京。

结果:章惇等人亦出面力挽,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苏轼终免一死,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扩展资料: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

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台诗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指的是哪一首诗?

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仅3个月,就被朝廷下令逮捕了。

原来,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发了几句牢骚,就被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舒亶作为攻击、陷害的口实,对其进行弹劾。

当时的副相王琏还采用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的卑劣手法,死死抓住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两句描写两株桧树挺拔不曲的雄姿,抒发自己不为权贵折服的豪迈感情的诗句,作为指控苏轼对神宗”不臣“的依据。

王珪对神宗说:“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神宗对此很是无奈:“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但神宗最后经受不住这班无耻之尤的摇唇鼓舌,最终还是命令御史台派人将苏轼拘捕入京审问。

就这样,作为一代文豪的苏轼,竟莫名其妙地锒铛入狱。昨日还是堂堂的太守,顷刻之间却成了阶下之囚。因旧时称御史台为“乌台”,所以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的发生,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它是北宋神宗熙宁和元丰初年变法派与反对派围绕王安石变法问题长期激烈争斗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北宋政治斗争的方向。

苏轼之所以成为斗争处理的对象,是因为他的政治立场。他不仅对王安石新法中的某些内容坚持反对,而且对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的某些做法也表示异议,这样就使他遭到了变法派与反对派的共同反对。长期处于两派的夹击之中,以致朝廷没有立足之地,不得不多次要求外放。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苏轼是两派斗争的牺牲品。

当然,在攻击、陷害苏轼的朝臣中,有的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有的还夹杂着私人的仇怨而挟嫌报复。御史中丞李定:“不服母丧,子瞻以为不孝,作诗抵之。定以为恨,劾子瞻作诗谤讪,遂下御史狱,谪居黄州。”

就这样,李定挟私报复,成为了乌台诗案中迫害苏轼的急先锋。

乌台诗案在朝野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朝廷内外政治上同情苏轼和文学上崇拜苏轼的人都设法营救他。苏轼的弟弟苏辙,希望用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以求免兄一死。

宰相吴充对神宗说,曹操那么专横,尚能容忍祢衡,陛下乃尧舜之君,为什么就不能容一苏轼呢?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说:“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若杀苏轼,“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

王安石与苏轼虽然政见不合,但在文学上却也有共同语言。王安石在乌台诗案发生时已经罢相退居金陵,他也向神宗上书,求神宗网开一面,对苏轼从宽处理。

神宗本人对乌台诗案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一方面,他看到新法的推行还没有取得积极的成果,遭到不少朝臣的非议,特别是像苏轼这样在文坛影响力巨大的人物,居然也以文字但对新法进行攻击,这使神宗对其十分恼怒。

为了新法能继续贯彻执行,也是韦了能巩固以他为首的封建政权的统治,神宗相对苏轼进行严惩,以儆效尤。

但另外一方面,神宗也不能不看到,当时主张营救苏轼的人理由是重铸的,如果杀了苏轼,不但有悖于情理,而且会引起一部分朝臣的不满。

最终对苏轼的处理结果,神宗在看到苏轼在狱中看到其写给苏辙的诀别诗后,顺水推舟,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乌台诗案从1079年7月28日苏轼被御史台逮捕入狱,到同年12月29日结案,历时五个月。作为此案的主要受害者苏轼绝处逢生,只作了降职处分。

但乌台诗案的影响所及,远远不止苏轼一个人。据统计,受此案株连的多大70余人,甚至连死者也不能幸免。驸马都尉王诜,因为与苏轼交往甚密,结果收到贬官处分。苏辙因上书营救其兄弟,结果被谪监筠州酒税,保守派大佬司马光也因此被处于罚金。

纵观乌台诗案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当时北宋朝廷在王安石变法问题上持不同政见的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的一幕,说一句党同伐异也不为过,也由此开始到北宋灭亡,新旧党争越演越烈,最终将宋朝葬送在了金军的铁蹄之下。

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这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乌台诗案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苏轼的乌台诗案简介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 天下 ,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就在苏轼被关押在牢房准备接受审判的时候,朝廷上下因为这件事吵得沸沸扬扬,苏轼的政敌巴不得将他处死,而王安石等人却主张对苏轼网开一面,皇帝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欣赏苏轼的文采,不想把苏轼处死,这时候太皇太后病重,她对皇帝说,苏轼是大才子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不能杀掉苏轼。苏轼这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家人却受到惊吓,他们把苏轼写的文章全都烧掉了,以免后患。

后来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件事对苏轼的打击很大,让他看清楚一些事,这件事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不过后来苏轼在黄州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锦绣文章,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是一大幸事。

苏轼的永遇乐主要内容是什么

苏轼的《永遇乐彭州夜宿燕子楼,梦盼盼》是他的一首传世佳作,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任太守的时候,因为感念燕子楼的传奇 故事 ,所以常常在此参观,有时也住在燕子楼中,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徐州城外的燕子楼本是唐代尚书张谙的爱妾关盼盼的住所,盼盼是唐代名妓,与张谙一见如故,虽然是老夫少妻,但也是一对神仙眷侣。可是好景不长,尚书年老病逝,盼盼痛不欲生,感念旧情,于是就肚子搬到燕子楼,一个人住了十年。后来白居易来到徐州,听说此事,他对关盼盼说,你既然对亡夫如此深情,为什么不随他而去,于是盼盼在燕子楼自尽。

苏轼对这段故事很感慨,也对佳人的遭遇很同情,在他的笔下,燕子楼时寂寞清幽的,好像从没有人来过,寂静的连一片叶子落下都听得到,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所以苏轼写道“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在他看来盼盼就如燕子一样所锁在这楼里,没有自由,但是最终燕子还是飞走了,然而再也回不来了。直抒胸臆,感悟人生,他把燕子楼的前尘往事看做是一场,“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似乎一场不过是虚幻的梦境,不如好好珍惜眼前的人和事,所以这首词表达了苏轼隐秘的想要彻底解脱,如生如梦的悲观出世的想法。

苏轼受禅宗影响很深,他也常常利用禅宗来安慰自己,这首词就是这种精神的外露表现。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啊?

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

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

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

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事件影响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众所周知,二十岁继位的宋神宗年轻气盛,在王安石的辅佐下大力推行变法改革。新法有利有弊,因此以苏轼等人为首的反对派始终持有不同的声音。到了元丰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已逐步演变为排斥打击异己分子的残酷政治斗争。 当时的朝廷上,主要活跃着几类人:一是宋神宗;二是王安石的门生及他提拔的新近之士,以李定,舒亶,何正臣为代表;三是宰相王珪等墙头草。 由于苏轼名气之大,反对新法声音之高,革新派决定拿苏轼开刀。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新任湖州知府。按照惯例,给皇帝写了一封表示感谢的奏章即《湖州谢上表》。这封奏章按惯例在朝廷的邸报(内部新闻通报)上发表,供群臣传阅。李定等人反复细读这三百多字的上表,企图从中找出差错。 六月二十七日,何正臣上奏称: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妄自尊大,大放厥词,愚弄朝廷。 七月二日,舒亶将苏轼在杭州出版的《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献给神宗皇帝,认为苏轼的诗文处处在讽刺新法,侮辱朝廷甚至神宗本人。 同一天,李定上奏皇帝,明确指出苏轼犯有四大该杀之罪。 至此,导火索彻底点燃。神宗下达圣旨,将此案交付御史台调查处理。御史台自汉代以来被称为“乌台”,所以苏轼的这个案子被称为“乌台诗案”。 最先得知这个坏消息的驸马王诜(苏轼深交)将其告知苏辙,苏辙再告知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于湖州家中被押送走。个性一向温顺的苏夫人不禁怒火中烧,一怒之下将手中残存的苏轼手稿烧了个一干二净。 此后,御史台在全国搜集苏轼诗文,让苏轼一首首解释,展开车轮战,除非苏轼对诗文的解释合他们的心意,否则就没完没了。其间,宰相王珪也曾对其进行诬陷,但被神宗识破。 当时仍有几类人开口救助苏轼。一是反对派中的退休大臣,如张方平(三朝元老,苏家世交)。二是革新派中的退休大臣,王安石。三是在职的中立派大臣,宰相吴充等。四是后宫的势力,太后等人。 面对来自各方面要求赦免苏轼的呼声,神宗派人观察苏轼后,料定其心里没鬼,准备结案。 十二月二十八日,终审判决。苏轼因为“诽谤朝政,妖言惑众”的罪名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通风报信的驸马王诜被撤销一切职务。苏辙也被贬官。另有牵扯到本案的两位大臣罚铜三十斤,六位大臣罚铜二十斤,其他涉案人员也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处分。 苏轼被拘押一百三十天后,此案终于尘埃落定。 某淑女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