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猛将vs蜀汉五虎,三国四大隐藏名将

麦兜
麦兜 2023-10-02 09:06:01

大家认为,三国演义中吴国哪些武将可以与蜀国的五虎上将相媲美?

我认为吴国五虎将是:丁奉、黄盖、程普、韩当、周泰。丁奉在东吴的多次战争中一直充当先锋,战功显著,威名远波;黄盖赤壁功劳足以名垂吴国千古;程普吴国武将中第一权臣,资历太强了,韩当最早跟随孙氏征战,实在是不封个将军就说不过去;周泰浑身都是为东吴而战伤疤,在孙权大宴群臣时着实感动了许久,所以封为五虎将也算实质名归。甘宁武功高,但出身不好,最初是水贼,然后投靠太多人,然后杀东吴凌操,然后降吴,好像选入五虎将,是不是其他将军会有反感,(就像关羽最初不同意黄忠进五虎将一样),凌统不错,但和甘宁杀父之仇总也扯不完,肯定影响为国出力(呵呵),徐盛也还可以,但予前面的五位比起来还是差一些,其他像朱恒、蒋钦等人是人才,但业绩实在不是十分出色。

楼主同意我的观点么?

另外,《三国志》中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指的是于禁、张郃、乐进、张辽、徐晃五人是魏国最为出众的武将。《三国志》对于吴国的程普、黄盖、蒋钦、周泰、陈武的口碑也很好。这也算另一种说法吧

三国中的蜀国五虎将,魏国五良将,吴国五大将各是谁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

吴国五大将没有确切记载,但据传说是太史慈,甘宁,黄盖,周泰,凌统等人。但东吴有“东吴四英杰。”

东吴四英杰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分别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

扩展资料

“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操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人的人物顺序也出现各种版本的改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子良将

百度百科-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在加一李严,每人以一对二,能打赢东吴十二虎臣吗?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将论武艺都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而李严的武力值仅次于五虎将,在蜀汉军中也是佼佼者。而东吴十二虎臣则都是东吴军队勇猛善战的武将,冲锋陷阵的主力。如果蜀汉五虎再加上李严,在两军阵前遇到了东吴十二虎臣,双方对阵厮杀,哪方能够获胜呢?咱们就通过战绩来分析一下,先列出双方的成员,然后分组进行对抗。

蜀汉组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李严。

东吴组合:甘宁、凌统、周泰、韩当、程普、黄盖、丁奉、徐盛、蒋钦、潘璋、董袭、陈武。

一、关羽VS甘宁+凌统

大家注意到,东吴最强的猛将太史慈并不在十二虎臣之内。如果单论战绩的话,甘宁的战绩要比太史慈好很多,但甘宁唯一令人诟病的是他的战斗生涯中并没有遇到一个堪称强悍的敌人。所以说,我们将甘宁定性为实战型战将,而他的单挑能力应该不会比太史慈更高。太史慈的武艺大家都知道,合淝一战中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甘宁的战斗力也大致在这个水平线上。凌统也曾经在濡须口之战中与张辽交锋五十合打平,孙权担心其有失而鸣金收兵,可知凌统武力值当略低于张辽。

关羽毫无疑问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土山一役,曾经独自挥刀杀退许禇与徐晃的联手夹攻。甘宁和凌统的武力值都不高于张辽,自然低于许禇与徐晃的合力。

结论:关羽完全具备一挑二击败甘宁和凌统的实力。

二、张飞VS周泰+韩当

濡须口之战,周泰与韩当曾经两将联手夹击许禇,经过三十个回合的恶斗,两将丝毫不占上风,被许禇奋力抵住。

以许禇的实力都能一人将周泰和韩当堵住,更不要说张飞了。张飞的战斗力可以确定绝对在许禇之上,与许禇三次交锋,完全碾压。周泰虽然悍勇,难道他敢和张飞相比?以张飞的实力,打垮周泰和韩当不在话下。

结论:张飞以一己之力完全能够将周泰和韩当打得落花流水。

三、赵云VS程普+黄盖

程普和黄盖都是东吴阵营的三朝元老,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的。程普曾经在刘繇寨前与太史慈交锋三十合未出结果,但可以确定的是,其武力值绝不可能超过太史慈。以此推知,两人的武艺都低于徐晃、张辽、张郃这个层次。

大家都知道,赵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围殴夹攻,一挑二、一挑四、一挑五、甚至还一挑八,以少打多的时候多了。徐晃和张郃两次联手对阵赵云,一次在乌林道被打跑,一次在米仓山根本就不敢应战。程普和黄盖的合力在徐晃和张郃之下,更无法与赵云相抗。

结论:赵云轻松打垮程普和黄盖的组合。

四、马超VS丁奉+徐盛

在东吴阵营中,丁奉和徐盛的实力并不突出,在整个三分时代也就是二流中等的水平。麦城突围战中,关平轻松击败丁奉,掩护廖化杀出重围;而南郡之战,曹仁为救部将牛金,亲自冲阵,徐盛来阻,根本抵挡不住曹仁的象鼻子大刀。

以马超的武艺,以少打多的能力也超强,对付起丁奉和徐盛来非常轻松。

结论:马超轻松挑翻丁奉和徐盛。

五、黄忠VS蒋钦+潘璋

在东吴诸将中,蒋钦和潘璋的武艺都不算突出。蒋钦在关羽马前就是“战不三合”的材料;猇亭之战,潘璋曾经与年近七旬的黄忠有过对阵,“数合不分胜负”,黄忠一发力,潘璋就萎了,双方差距还是蛮大的。

黄忠如果一对二与蒋钦和潘璋交锋,至少不会输,赢面要更大些。

结论:黄忠不会输给蒋钦与潘璋的联手。

六、李严VS董袭+陈武

董袭这个战将没有什么单挑战绩,只是干掉了逃跑路上的严白虎,还不清楚是怎么干掉的,有没有使用麻沸散,可以确定武艺很一般;陈武要好一些,至少是有斩获的,还与庞德有过交锋,被庞德击败后逃跑,战袍被树杈挂住后干掉。

李严的武艺接近于蜀汉五虎,在绵竹一战中与黄忠厮杀四五十合不分胜负。诸葛亮还称其“不可力取”,可见他在场面上并不落下风。以这样的实力,对付董袭和陈武至少不会输。

结论:李严对战董袭和陈武的联手夹攻,没有落败的可能。

通过以上各个组合的对抗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吴十二虎臣简直是毫无胜算,蜀汉方面的优势还是相当巨大的。

东吴有哪些大将实力跟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相当?

魏蜀吴三国鼎立,曹魏五子良将,蜀汉五虎上将,他们的事迹大家耳熟能详。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孙权能够跟曹操刘备分庭抗礼,成为三国三巨头之一,实力甚至可能还要比刘备强一些,他麾下就没有几位能征善战之将吗?

细看三国正史和根据正史扩展而来的《三国演义》就会发现,东吴至少有五位悍将堪比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这些人经常被称为“江表虎臣”。这五位悍将有两位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也有三位好像被人忽视了,而在正史记载中,这五人至少有一人不惧关羽,还有两人在某些方面比黄忠黄汉升还要强一些。

一提起东吴名将,抛开统帅级别的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人们首先会想到东莱太史慈和甘宁甘兴霸。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连“曲阿小将”也因为那一战而名扬天下。除了双戟堪比典韦,太史慈的神射之术,也是要胜过黄忠一筹的——即使是用《三国志》里的太史慈跟《三国演义》里的黄忠相比,也是太史慈胜出——为了证明东吴悍将的强悍,关于他们的记载,全部取自正史《三国志》。

太史慈在东吴地位相当高,他在《三国志》中跟刘繇士燮合为一传,仅在东吴历代主人之后,排在妃嫔和宗室之前,当然也在周瑜鲁肃之前。

太史慈的神射之术,那可是连敌人也为之喝彩的:“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叫骂),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一箭把敌人的手钉在城楼上,太史慈博得两军一起欢呼,这位曹操刘备都求之不得的东吴猛将,应该是跟黄忠有过对峙的,但是当时黄忠地位太低,应该没机会跟太史慈交手,或者是被太史慈震慑,黄忠跟他的主将都比较消停。

读者诸君都知道,黄忠原本是刘表侄子刘磐的部下,后来才跟着长沙太守韩玄一起投降了曹操并临时提拔为裨将军。这个刘磐不是一般人,他可能是刘表嫡亲子侄中最能打的一个:“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於艾、西安诸县。”

为了对付烦人的刘磐,孙策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总管前线六个县的军政大权。太史慈也没有让孙策失望:“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

孙策薨逝孙权上位,太史慈成了东吴南方诸军大都督:“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

甘宁甘兴霸的事情不用多说,他百骑劫营的时候,诸曹夏侯和五子良将基本都在曹营,但是却被甘宁杀了个落花流水。

甘宁之勇,简直堪比蜀汉赵云赵子龙,当五子良将惊魂未定在那里懵圈的时候,甘宁已经回到自己阵营,去领孙权许诺的绢千匹、刀百口了。

甘宁不把曹魏五子良将放在眼里,甚至还有点瞧不起关羽。当年鲁肃在益阳跟关羽对峙,关羽仗着优势兵力(号三万人)要发起进攻,鲁肃总共不到一万人,防线也相当脆弱。

正当鲁肃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部下还不到一个营(时有三百兵)的甘宁主动找到鲁肃:“你再给我五百人,我保证让关羽听到我的咳嗽声就不敢来了。”

鲁肃很“大方”,给甘宁增兵一千,还真让关羽知难而退了:“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

太史慈甘兴霸的悍勇,那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另外三位东吴名将,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勇猛,甚至把他们当成了打酱油的配角,这里最受委屈的,可能就是江表虎臣之首程普程德谋了。

程普的威名,也是用性命搏杀出来的,他可能比江东小霸王孙策还能打,这一点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

手使一杆长矛大呼突围救了孙策性命,程普是否颇有张飞风范?

很多人都以为赤壁之战是东吴诸将全归周瑜指挥,程普只负责发牢骚扯后腿,实际上程普的地位并不比周瑜低,当时东吴前敌指挥部是三人团决策: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基本相当于千年以后的林罗刘。

除了擅长使用长矛的程普程德谋,东吴悍将周泰周幼平,也只是在游戏里被当做血厚的肉盾来使用,在演义里他跟蒋钦搭档,戏份比路人甲乙也多不到哪儿去。

但是这个周泰,可是曾经两次救过孙权性命,连后来的东吴名将朱然,也曾经是他的跟班小弟。

周泰第一次救孙权咱们就不说了,他第二次救孙权,那可是虎口脱险:孙权被张辽乐进李典包了饺子,是周泰凭着出色的抗击打能力,硬是杀开一条血路,才把吓得腿软的孙权抢了出来。

除了程普周泰,东吴还有一位被忽视的悍将,这个人在演义小说了也是个路人甲乙,但他也是第二位可以胜过黄忠黄汉升的东吴名将,他就是丁奉丁承渊:“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黄忠被称为“老卒”,丁奉则出身于“小将”,黄忠老得打不动了,丁奉还能光着膀子抡大刀。

五子良将五虎上将外加江表虎臣,丁奉可能是后来官爵最高的一个,他当了东吴大将军、左大司马、领徐州牧。

丁奉很长寿,以至于他的很多事迹,不是记载于《三国志》而是记载于《晋书》。

丁奉一直战斗到建衡三年(271年),这期间他击败了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还救了文钦文鸯父子。

丁奉在风雪中赤膊短刀上阵,就发生在孙权病死那一年,也就是太元二年(252年),他的对手就是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时北风,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

被演义写成三国后期无敌之将的文鸯,也欠着丁奉的人情:“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与敌追军战于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阵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

最后的五虎上将赵云病逝于公元229年,最后的五子良将张郃阵亡于公元231年,而丁奉一直活到了公元271年,如果赤壁之战的时候丁奉年仅二十,他打诸葛诞、救文钦的时候,也应该七八十岁了。

这样看来,孙权能够虎踞江东,与曹操刘备鼎足三分,不是没有原因的,江表虎臣拉出来单练,也未必就会输给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

咱们今天只说了广为人知的太史慈甘兴霸和被人忽视的程普周泰丁奉,其他的江表虎臣还没来得及一一罗列,就有了一个吓退关羽两个胜过黄忠的。

《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在加一李严,能打赢东吴十二虎臣吗?

蜀汉和东吴的武将。相信只要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总有那么几个猛将,比如蜀汉,就有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五人,再加一个武力值不低只是仅次于五虎将的李严,比如东吴就有十二虎臣甘宁、凌统、周泰等等全部十二个人。那么这些猛将平时一般都是带领军队冲锋陷阵的,没有单独单挑过。如果他们十几个武将分别单挑一下,是蜀汉以少胜多还是东吴众望所归。

关羽对战甘宁和凌统。自信一点的会发现,东吴的一个猛将太史慈并没有在十二虎臣里面,反而是甘宁,因为甘宁只是没有遇到一个值得一战的对手而且从战绩这一方面看的话甘宁比太史慈还好,所以综上所述,甘宁的武力值应该是比太史慈强上一点。说到太史慈的战斗力,在合肥之战的时候太史慈可以和敌方将领张辽打个七八十回合也分不了胜负,所以甘宁的战斗力现在也可以大致知道了。而凌统也可以和张辽在五十回合的时候打平,所以凌统战斗力稍微低于张辽。关羽在土山一战就凭着自己一个打败了许诸和徐晃的夹攻。而张辽武功比许诸和徐晃低,甘宁和凌统武力值又比张辽底低,换句话说就是关羽完全可以打败甘宁和凌统。

张飞对战周泰和韩当。在濡须口之战,周泰和韩当两个人合伙攻打许诸,打了几十回合终于被许诸打败。而张飞有三次和许诸对打,都是碾压许诸,也就是说张飞可以凭着自己一个人打败周泰和韩当。

赵云对战程普和黄盖。程普和太史慈曾经对打过几十回合但没能分出胜负,也就是说程普虽然不输太史慈但也没能赢过他,也就是低于徐晃张郃等人。而赵云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徐晃张郃两人一起联手打过赵云,但是一次被打败,一次不敢上前,所以赵云可以打败程普和黄盖。

马超对战丁奉和徐盛。丁奉和徐盛二人实力并不算突出,最多算个二流水平,关平可以轻松打败丁奉,曹仁也能轻松打败徐盛,所以马超还是能打败这两人的。

黄忠对战蒋钦和潘璋。蒋钦和潘璋两人武艺也不高强,蒋钦打不了关羽,潘璋打不了黄忠,所以黄忠还是能打赢这两个人的。

李严对战董袭和陈武。董袭没什么战绩,所以就算武力一般,陈武就要好上那么一点,有些许好看的战绩。李严则是曾经被诸葛亮评价过不可力取并且还能和黄忠打上那么几十回合。所以李严能够打败这两人。

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那么吴国的五虎大将又有哪些呢?

东汉末年,天下局势混乱,战乱层出不穷。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当时的英雄豪杰可真的不少。大家都知道,曹魏、蜀汉、东吴三分天下。曹魏呢,有五子良将,分别是于禁宇文则、张辽张文远、乐进乐文谦、徐晃徐公明和张郃张儁乂。蜀汉呢,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赵云赵子龙、马超马孟起和黄忠黄汉升。这些人都是各国的得力大将。

那么有人就问了,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跟他们三分天下之一的东吴有那五大将呢?

其实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些称号都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人,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么称呼他们。《三国志》中记载了关羽、马超、张飞、赵云、黄忠五位猛将在同一列传中,所以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就把这几个人称为了五虎将。相对的魏国五个人也是在同一列传中,所以把他们称为五子良将。

反看东吴,《三国志》中记载了程普、黄盖等一共12名吴国猛将,陈寿称赞这12为将领为“江表之虎臣”。那为什么不跟蜀国和魏国一样拿出五位来组一个五人队呢?说白了还是吴国将领的征战事迹不像五虎、五子他们的战绩厉害。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生前无一败绩。张辽、张郃等都有明显战绩。

但是,东吴曾经有一位,可以说是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东吴。他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孙策,早年随父亲孙坚出征,作战勇猛,有传言他在战场上曾经用胳膊夹死一个敌人,并且一回头吼了一声吓死一个企图偷袭他的人。所以被称“小霸王”。但奈何天妒英才,年仅二十六岁便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