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的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马加爵前因后果

麦兜
麦兜 2024-04-22 01:12:01

马加爵一案教师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吸取哪些教训

从马加爵一天杀死一人,而且在这样漫长的作案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破绽的事实,可以充分地证明:被我们自视很高的关天的生命,是完全可能无声无息的、毫无痕迹地消失的,是完全可能在毫无预感的条件下被杀害的。所以马加爵事件发生以后,令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不得不重新审视身边的所有的人,是否与马加爵有类似的表现,其中当然也包括父母和妻子儿女,因为父母亲手杀死子女、妻子杀死丈夫、儿女杀死父亲的现象不也是时有发生吗?总之令我在胆颤心惊的状态下度过了好几天。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多余的,但是这种事情是确实有可能发生的,而且是一旦发生就是根本无法挽回的,难道这不是十分地可怕吗?从马加爵杀死的人都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从其他的人都根本从来就没有想到马加爵会杀人的情况来看,我的这种担心的心态难道就真的是不正常吗?确实是有病吗?如果是我真的有病,那么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不就根本没有什么必要了吗?不就是多余的错误的了吗?

几天以后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这是因为我终于找到了预防再次出现马加爵的途径和方法。

从马加爵常说要报答父母的话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有志气的孩子,是一个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的孩子,然而这些又必然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在这样的心里压力作用下,无论任何一个人都是必然非常重视学习和时间的。这从马加爵在贫穷得吃不饱穿不暖的条件下,却借钱买一个二手电脑的事实,就可以证明了。因为在当前这样一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电脑是非常有用的,是有利于学习进步的,是非常有利于将来找工作的,所以不得不认为他购买电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追求进步的具体表现,也是他具有远大理想的一个证明。

从大家搜集到的,马加爵并不努力学习,和经常在电脑上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甚至于耽误学习的事实来看,并不一定是不想学习的,只不过是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罢了。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正常学习到的知识是,根本就没有多大用处的,是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好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他努力寻找新的学习目标的表现,是学校没有尽到责任的具体表现和证据。因此学校应该根据这些制定改革的计划和方向。

从马加爵不积极努力地寻找工作的事实来看:他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特别是感觉着自己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才实学,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单位的要求。这样一来如果到了工作岗位上,就不可能做出成绩,仍然不会有光明的前途,甚至于还要遭受侮辱,这是他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心里压力的具体表现。总之他不相信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用得着。

但是从很多因为极小的原因就杀人的案例来看,都是因为被杀死的人的一时疏忽造成的,而且真正地绝对地无辜被杀的人,是根本就没有的。也就是说那些被杀死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犯了错误,例如:被马家爵杀死的四个大学生,就是因为经常邀请或者接受邀请参与打牌和娱乐,这样的事情对于那些生活非常富裕的或者前途非常光明顺利的人来说,可能根本就不被认为是错误。但是对于还非常贫穷的、没有什么光明前途的,又具有强烈的要报答父母恩情愿望的马加爵来说,这样的娱乐当然是耽误时间,耽误学习的,是妨碍自己的前程的。总之在马加爵看来,他自己的这些同学朋友,对他自己都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的,根本就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的,而且还经常妨碍自己的学习。这样一来,他自然就会感觉自己的前途越来越渺茫,心里的压力就必然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失去理智。

再就是从马加爵并没有找女朋友来看,当然如果说他不想找女朋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二十多岁的男孩,那有不希望获得女朋友的青睐的,只不过是因为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的具体表现罢了,只不过是不敢表白罢了。但是越不敢表白,寻找女朋友的愿望,就一定会越强烈,这就是让某些女学生感觉非常可怕的真正原因。这也同样会令马加爵的自卑感和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自然是导致他最后完全丧失理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样的越来越大的心里压力和自卑感,再加上那些同学说他打牌作弊,不诚实的话的强烈刺激,就完全失去控制自己的感情的杀人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那四位被杀害的同学,不经常邀请或者接受邀请,与马加爵打牌,是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惨案的,是不可能被杀害的。虽然人们普遍认为邀请或者接受邀请,与别人一起娱乐打牌,并不是什么错误,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合情合理的、有利于加深感情的。但是毕竟是妨碍学习和进步的,毕竟是那四位大学生被杀害的重要原因和直接导火索。我敢肯定如果马加爵的这些同学,能够经常与他共同探讨学习的问题,能够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那么马加爵就一定会非常重视与大家的感情,因为这样是能够令人感觉到自己的前途,会越来越光明的。

总之,马加爵事件对我的第一启发就是:“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的无比正确性,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一个人只要按照这个原则做人做事,就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样的被杀害的事情。

马加爵案例给我们青少年带来的启示

在某些时候给予他人适当的宽容,并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一下,有时候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当然马加爵案例反应的是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笑贫不笑娼,该如何自处值得思索。犯罪使得不健全的倾向有了发泄的途径,如果他们不是犯罪人,他们就会发疯,而他们没有发疯是因为他们是犯罪人马加爵案例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或者偶然的事件,是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多方面社会因素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马加爵没有人性.没有谁天生就喜欢杀人的,后天的因素才是起主导作用的.我认为,马加爵案例对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不妥善解决,马加爵不会是最后一个,还会有许多个马加爵出现(或者说还有许多个马加爵正在被人们制造出来).

《马加爵事件》的读后感以及启示是什么?

外面正下雨,小小的,密密的,看着在房间外轻摇的叶子,忍不住想起马加爵,记得他事件刚发布时,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可现在却不自觉的痛心他,看了好几遍他的遗书,脑海是他让我感觉字字含血带泪的话语:他不想杀人,他不是坏人,他受尽了欺凌,是残酷的现实让他这样,周围的人都太无情太冷漠,给他的只有白眼和屈辱,而被关心的滋味他也许未曾领略过。他有朋友吗?他以为有,然而,最后他却发现那人是如此的虚伪与可恶,他也和别人一样歧视着自己……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人格尊严是彻底的一文不值,因为被世界抛弃被冷落加上自尊心被极度践踏,他选择了很极端的做法:杀害了几名同学·很多人都叫他杀人狂魔,可是要知道杀人那一刻他需要多大的胆量、他该是何等的愤怒……

从昨晚开始到现在一直和朋友讨论着马加爵,几乎都说他该死、心理变态、神经病、脑不好、死了是好事……我无法理解他们的看法,只能拼命的说马加爵不坏,他们说我傻说我懂什么说我还小看不到事情本质,我不认同,对于马加爵我感到的是痛心,看着他的遗书,鼻子会酸,看着他的照片他的没钱买鞋子的情况我很震撼……

马加爵穿过的最好的衣服是囚服;

马加爵是个孝子,不忍父母伤心;

马加爵偷偷做苦工却欺瞒父母说过得很好;

马加爵在大冷天只能洗冷水澡;

马加爵一天只能吃两个馒头

马加爵受屈辱、歧视了;

最后,马加爵杀人了,他受到社会无限的的谴责……

可是要是在杀人前他能听到一句窝心的话、得到一点温暖,他还会那样做么?我想不会。

我知道被杀害的同学的家长会悲痛欲绝,我也因那几条生命的逝去感到无奈,祈祷他们在下面过得好。

希望大家可以从马加爵得到得到一点点启示:不要瞧不起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任。

在我们受到排斥、侮辱时,不要太难过太在意他人的说法,善待自己与他人。

愿马加爵和那四位同学,安息。

风,还在吹,雨,继续的下……

参考资料

费尔教育:

时隔十六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还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动机:受不了同窗讥讽

这个寒假由于要找工作,马加爵没有回家,而邵瑞杰和唐学李早早就返回了学校。案发前几天的某一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

其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邵瑞杰口中说出来,深深地伤害到了马加爵。

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生活了4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瑞杰眼中竟然会是这样的评价!

就是这句话使马加爵动了杀邵瑞杰的念头。

对一个人的谋杀却同时导致了另外三个同学也接连被杀害,这看似巧合的背后是否有着其他的因素呢!

答案是一定的,原因或许有很多种,但是今天我来为大家揭露的是背后看不见的原因之一!

除了邵瑞杰之外,另外三个被杀害的同学的名字分别是:唐学李,龚博,杨开红。

邵:12笔,

瑞:14笔,

杰:12笔,

人格主运:26,变化曲折,极端无益,艰难缠身,家破人亡!(凶)

唐:10笔,

学:16笔,

李:7笔,

人格主运:26,变化曲折,极端无益,艰难缠身,家破人亡!(凶)

龚:22笔,

博:12笔,

人格主运:34、灾难不绝,难望成功,此数大凶,不如更换。(大凶)

杨:13笔,

开:12笔,

红:9笔,

总格运势:34、灾难不绝,难望成功,此数大凶,不如更换。(大凶)

凡名字中占了27、28、34、54这4个极凶数理的人,真诚的建议你早日更名,趋吉避凶,趋利避害,否则大概率真的是难逃厄运啊!

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可惜啊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风水改运讲究机缘,信者为医,不信者不治!

这是炫辰老师根据真实案例做的易经领域的诊断分析,供大家参考,愿为有缘之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马加爵事件的反思

(Ⅰ)人都是善恶并存的,我们要懂得警觉自己人性中的恶

人们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做出一定的自我约束,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做了大量的扬善抑恶的努力,所以,我们轻易不会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但是,正因为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如果一旦爆发,其能量就非常巨大。马加爵在打牌受到指责时,他的心理现实是:“当时我真的迷失方向了,觉得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了……于是,就有点想不开,自己不想活了。又想我之所以会这样,是他们三个人造成的,就恨他们。”

当那种恨被付诸行动后,当恶被释放时,很快,它以几何级数增长,或者说是完全处于自动生成状态,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机能自主”,使当事人被操控、被驱使,欲罢不能。

避免这种恶的方式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立刻脱离刺激环境,以及绝不在情绪冲动时做决定。当然,仅有这点远远不够,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对。

(Ⅱ)与马加爵过度的“去圣化”倾向有关

其实,某种意义上,这是现代人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去圣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人由于在生活中见到太多欺骗行为,或者由于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他们不愿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不相信生活中还存在值得珍视的、神圣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

“去圣化”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但是也与其他防御机制一样,如果过度就会产生问题。

当前,青少年中“去圣化”倾向所导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情;在涉及有可能伤害生命的重大问题上缺乏应有的恐惧感。不仅是对别人,也包括对自己。

我见过挺有思想的学生毫无感觉地、无端地随口说出一些极端伤人或侮辱人的话;见过仅仅因为一点不顺心就轻生的学生……

就马加爵事件而言,如果他的“去圣化”倾向不那么严重,如果他对生命还有一点点敬畏、怜惜的心,即使他起初因为冲动而失控,但是,当他看到被害者的痛苦表情时,他应该可以住手。可是,他不仅第一次没有及时悬崖勒马,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样残忍的事,他对生命没有一点点痛惜的心!因为过度的“去圣化”倾向,而丧失了人所拥有的一种最基本和最健康的本能:悲悯之心。他自己也因此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偶然就这样成了必然。

此处谈的生命不仅仅指别人的生命,也包括我们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常常是因为不懂得珍重自己的生命,而轻视别人的生命,并最终毁掉自己。对此,马加爵在回答记者有关“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的问题时,有非常明确的表示:

“马:(茫然)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

单纯地谈要去爱别人也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如果你去关爱别人,你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回报;如果你去伤害别人,你迟早必然会成为受伤害者。即使暂时没有受到处罚,但只要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会受到你自己良知的处罚。

对此,马加爵的忏悔书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当你想犯罪的时候你要明白——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你最亲最爱的人!”马加爵还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受害者:就是他自己!

(Ⅲ)马加爵没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伦理

做人是要有原则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有自己的底线伦理。我想,最基本的底线伦理应该是:绝不以正当的理由去做错事;绝不以任何理由去做伤害别人的事。

具备底线伦理有助于形成道德焦虑,也就是会使人在考虑是否伤人的时候产生强烈的担心、害怕和不安,这种感觉往往可以有效制止一个人的恶行。

可是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人缺乏底线伦理,因而常常会以“正义、正当的理由”为名,犯下许多“阳光下的罪恶”。

(Ⅳ)不懂得用建设性方式帮助自己,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要确立建设性帮助自己的理念,使自己进入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马加爵显然缺乏这种理念和相应能力。平时,他缺乏与别人交流和沟通;事发时,他不知道怎样处理人际冲突,以及怎样寻求帮助。他周围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老师、同学,心理咨询电话等;他以为只有杀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法。

而事实是,一个问题可以有无穷多样的、有效的解决方法。

有人曾总结,马加爵的问题也是因为贫困使他受到歧视。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的确给很多人造成了不幸,但是,个人的报复行为和国际恐怖组织的报复行为性质一样,都是非建设性的解决方法,是必然会走入死胡同的方法。

因此,假如一个人以贫困为由而采取反社会的行为,是自己去选择被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第二次伤害。

其实,摆脱贫困和社会不公正的方法同样很多,除了宏观上政府应做的努力之外,个人的自强不息以及家族的奋进都是一种方法。

(Ⅴ)缺乏一些基本的有助于人健康发展的人格特点

有关这点,马加爵在与记者的谈话中有很好的总结,如:他意识到自己缺乏信念、责任、理想、宽容,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追求。最让人动容的话是:他发现“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马加爵所罗列的这些人格特点都具有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不仅有助于保持自身的好心情,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格特点是:共情能力,也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有效地预防人对他人伤害的行为。例如:在马加爵与同学为打牌而产生不和时,如果他能设身处地为总失败的同学们着想,对同学说自己作弊一笑了之,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口角——即便有了后来的口角,有了他自己所说的“绝望感”,如果他平时具有共情能力,那也决不会选择以杀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Ⅵ)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这是最令人痛心的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挫折——侵犯”说,指的是挫折会引起侵犯。尽管这个学说有极端的一面,但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做了会让别人感觉受挫的事,就要同时准备被别人侵犯。

这还与我们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有关。人与人相处,如果发生了冲突,一定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绝不翻旧账,这是最容易激怒对方的事,尤其是不能戳别人痛处,这最容易让别人恼羞成怒,怒不可遏。

另外,在最初有关马加爵的报道中,有人提到他平时有易激动的特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相处中已经知道一个人有易冲动的特点,就更要注意尽量避免引发他的失控。

(Ⅶ)马加爵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每个人从客观上都存在一些天然的社会支持系统,如父母、老师、领导等,他们都有支持我们的基本义务。如果一个人平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的亲朋好友在他需要时,都会成为乐于支持他的人。马加爵在出事后没有向父母求助,可能是怕父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他也没有向周围任何熟人求助,这表明,他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感。而在这样的时刻,社会支持系统中任何一个人的关怀和劝导都有可能起到改变事态的关键作用……

马加爵事件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启示是:在某些时候给予他人适当的宽容,并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一下,有时候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当然马加爵案例反应的是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笑贫不笑娼,该如何自处值得思索。

分析

马家爵事件早已尘埃落定,渐行渐远,但透过事件的表象,它在人们心灵上的烙下伤痛则是根深蒂固、挥之不去的。当初,我对马加爵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过程是十分关注的。作为一名从贫困农村到城市就读的大学生,貌不惊人,且心理本身就已是非常自卑了。

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规律是:自卑感强的人,其自尊心也十分的强,有时自尊和自卑简直就是十分接近,难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