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什么杀曹彰(曹丕为什么杀曹彰的父亲),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

麦兜
麦兜 2024-04-24 01:18:01

三国时期曹彰是怎么死的

病死的。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曹丕即位后,曹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

黄初四年(223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六月十七日(8月1日)暴毙于府邸中,追谥曰威王,享年三十五岁。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记载,曹彰之死是因为曹丕害怕曹彰的武勇,用计将曹彰毒杀的。之后曹丕又想杀害曹植,母亲卞太后因此对曹丕说:“你已杀我的任城王,不可再害我的东阿王”。

黄初四年(公元224年)5月的一天,曹植、曹彪和曹彰兄弟三人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奉诏从各自的封地赶往京城洛阳,一道去朝见天子曹丕。宴请完毕,曹丕单独邀请曹彰到卞太后的宫中下棋,其时卞太后恰好不在宫中。

在曹操在世时,便以骁勇善战闻名,这自然引起曹丕的戒心,下决心要尽早将曹彰除掉,以除后患,而棋便成为这桩罪恶谋杀的道具。

原来曹彰虽是员猛将,可却颇喜棋道,曹丕此着正是投其所好,棋至中盘,曹丕已见下风,此时他向在旁侍候的丫鬟吩咐道:“还不快将枣儿端来”。

于是,二人一边下棋,一边吃着乌枣,表面看情义融融,其实,狠毒的曹丕早已在一些枣子中下了毒药,并暗自做了记号,自己专拣未带毒的吃。

可怜曹彰被蒙在鼓里,不多一会儿,曹彰只觉头重脚轻,眼睛发直,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便一头栽倒在地。

早有人通告给卞太后,卞太后来了也终于没能挽救曹彰的性命,棋盘上终于溅满了曹彰鲜红的血迹。

在返回封地的时候,曹植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赠白马王彪》的诗,诗中对曹彰的死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并以此来抗议曹丕残害骨肉的行径。

南朝刘宋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载,真实性低,属于小说家言,不可信,叶嘉莹先生指出,黄初四年,诸王来朝的时间为农历五月,此时枣子还未熟,用枣子毒杀曹彰是不可能的。

文帝约束诸王的办法还不至于要采用这种方式,曹彰是得了暴疾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彰

曹丕到底有多么心狠手毒,为何先后杀死曹昂、曹冲、曹植、曹彰等兄弟?

曹昂、曹冲、曹植、曹彰的死都与曹丕没有关系,这个锅曹丕不背,历史上真实的曹丕也不是这么狠毒的人。没错,曹昂死的那一次,曹丕也在场,当时曹操南征张绣,带上了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曹昂,二子曹丕,当时曹昂大概20多岁左右,而曹丕年仅11岁,那一年,曹操43岁。

曹操征张绣,张绣见曹操势大,率众投降曹操,之后曹操见到了张绣寡居的婶娘邹氏,见邹氏长得非常漂亮,曹操起了色心,立即纳了张绣的婶娘,这让张绣非常尴尬,那曹操不是成了张绣的叔叔了吧,这辈份乱了。据说,还发生了一件事,曹操见张绣的贴身卫士胡车儿生得勇猛,很是喜欢,有收买之心,赏赐胡车儿大量的钱财和黄金,也引起张绣的忌惮,这两种事合在一起,导致投降的张绣又生反叛之心。

不久,张绣趁换防机会,对曹操发动突然袭击,曹操措手不及,这一战,曹操的侄子曹安民、长子曹昂、爱将典韦为了保护曹操战死,曹昂是将自已的战马让给了父亲曹操,因为曹操的战马被箭射死了,而正是因为曹昂让马,才让曹操捡回一命。当时曹丕才11岁,还是虚岁,不要告诉我11岁的孩子就有纂位之心了,就懂得杀兄长为自已谋位了?何况当时的曹操势力并不是特别强大,地盘仅有兖州及豫州一部分地盘,能不能统一北方都还嫌早呢,曹操又不是皇帝,曹丕用得着杀兄纂位吗?曹丕难道是穿越而来的吗?

况且曹昂是自已主动让马给曹操的,并没有曹丕什么事,当时年仅11岁的曹丕遇到敌人的攻击,能逃出来尚且属于不容易,还有心思策划杀兄长?一切的证据表明,曹丕没有害曹昂,曹昂之死与曹丕没有任何关系,曹昂之死完全是曹操本人的责任。曹操的老婆丁夫人在这事之后责怪曹操也可以看出,曹昂之死是曹操造成的,另外还有传言说曹丕在张绣投降后害死了张绣,这应该是谣言,张绣死于公元207年,随曹操北伐乌桓的路上,曹丕可没在现场。

曹冲是曹操25个儿子中排行十几位的儿子,是曹丕同父异母的弟弟,只是因为从小聪明伶俐,深得曹操的喜欢,史书也明确记录了曹冲是得了重病而死,在那个年代,生下来的孩子夭折不在少数,曹操至少有7个儿子在没有成年就夭折了,包括曹冲也是这样。只是因为曹冲聪明,又偏偏死的早,所以就认为曹丕害死了曹冲,不是电视看多了,就是大脑短路了,曹丕死于公元208年5月,当时曹操还没有发动赤壁之战,仅仅是刚刚统一了整个北方而已,这一年曹操54岁,还没有将继承人的事项提上日程,只是忙着征战,统一中国,凭什么就认为曹丕在当时就有害死曹冲的可能?

曹丕曾在曹冲死后去安慰曹操,曹操当时说了一句话: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很多人凭这一件事认定可能是曹丕害死了曹操,因为曹操有将曹冲立为继承的想法。但是仅凭这一句话,并没有证据能证明曹丕害死曹冲,曹冲是小妾生的儿子,曹丕却是嫡长子,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嫡长子继承制,就算曹操有想法,能不能立得成还是个未知数,何况曹冲聪明就应该立为继承人吗?

要说聪明,曹植不是更聪明吗?小时候聪明,长大是否聪明还不一定,继承人是要承担一个国家的领导责任,需要的是综合能力,重要的是能力而不是聪明,聪明人很多,比如杨修、孔融等人,够聪明吧,结果呢,被曹操杀了。况且曹丕的能力并不差,论文采,曹丕比曹彰强,论武功,曹丕比曹植强,论寿命,曹丕比曹冲长,论综合能力,曹丕才是最强的。

曹植与曹彰是曹丕的亲兄弟,同父同母,曹彰死于公元223年,曹植死于公元232年,虽然曹丕即位后对曹彰和曹植等宗亲进行过打压,但从来没有杀害的意思。先说曹植,曹植是与曹丕有过竞争继承人之位的亲兄弟,按理来说,应该是曹丕最恨的人,但曹植活到了232年,曹丕死于226年,曹丕都死了,曹植还活着,是谁说曹丕害死了曹植,难道是曹丕的魂魄害死了曹植不成?

说曹丕有加害曹植之心的,无非就是因为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此作为曹丕迫害曹植的证据,可是这诗出自《世说新语》这本魏晋时期的八卦杂志,并不是史书记载,《七步诗》是否真是曹植所做,是有疑问的。看待曹丕与曹植的关系,应该从两人的总体关系来看,曹丕当上皇帝后,曹植干了很多荒唐事,曹丕都没有杀曹植 ,比如曹植醉酒辱骂监国使者,这可是死罪,曹丕也只是将曹植降职处理。还有东郡太守王机、 防辅吏仓辑诬告曹植谋反,曹丕都没有杀曹植,只是将他迁移另地。

还有曹丕还多次加封曹植的封地,曹丕在去世的前一年,路过曹植的封地,还专门去见了曹植,两兄弟把酒言允,还给曹植增加食邑,这像是要钉曹植的人吗?如果你再看看封建历史上,当上皇帝的君主是如何对待争位失败的皇子就能明白,曹丕算是仁慈的皇帝了。看看李世民,你就知道曹丕有多仁慈。当然了,曹丕是有防备曹植的,只给封地和富贵,不给实际权力,这也无可厚非,所以,曹植之死与曹丕没有关系。

最后说曹彰,曹彰是对曹丕最没有威胁的亲兄弟了,杀人是要理由的,尤其是对亲兄弟,宫廷政变是残酷,但也是有原因,曹丕凭什么杀曹彰?有人认为曹操临死前将曹彰召到洛阳,可能有意传位给曹彰,我只能呵呵了。曹丕的继承人之位早就已经确定了,曹操出征,后方大本营邺城是曹丕镇守的,而且曹丕的官职是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摆明了是接班人的位置,曹操召曹彰,不过是在临死前,与儿子说说话而已,看看曹操的遗书,说的都是家常小事。

曹操又不是傻子,立了个继承人,再另立一个,让儿子们自相残杀他就含笑九泉了?这是不可能的事嘛!还有曹彰问先王玉玺的事,被贾逵挡回去了,曹彰也就没问了,曹彰应该是想保护玉玺,因为当时曹彰是最先到达洛阳的,而曹丕还在路上,如果曹彰真要抢,贾逵挡得住吗?曹彰又有武力,又有兵权,但是没有纂位之心。

曹彰在外打仗立了功,曹丕还教曹彰要谦虚,将功劳让给手下的将士,曹彰照做了,这不就是兄弟之间的纯真感情吗?只不过很多事情,被别有用心的人误解了,曹丕对曹彰从来就没有杀心。曹彰是进京祭见时,得了重病而死的,就是病死的,与曹丕没有任何关系,别把曹丕想得那么坏。

历史上的曹丕算是一位有作为的仁慈之君,虽然有些小心眼,比如杀帮曹植争宠的丁家兄弟,还想杀曹洪,被阻止了,但总体来说,曹丕仍然是一位英明之君,在位期间平定边患,解决青州、徐州藏霸等割据势力,恢复汉朝在西域的统治等等。

对于兄弟,他只是防备,没有加害之心,反观后世王朝,杀亲兄弟的太多了,在这里必须得为曹丕正名,曹昂、曹冲、曹植、曹彰之死,都与曹丕没有关系,别让曹丕背这个黑锅!

曹彰是被曹丕杀死的吗?

曹彰不是被曹丕杀死的,而是病死的。

关于曹彰的死因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曹彰称打听曹操的玉玺在何处,被曹丕知道了,认为其有不轨之心,故在曹彰进京觐见之时有所怠慢与他,曹彰不忿,暴病而死。 还有一种据《世说新语》中记载,曹彰之死是因为曹丕害怕曹彰的勇武,用计将曹彰毒死,之后,曹丕又想用同一种计策杀害曹植。

人物特点:

曹彰这孩子从小就不爱读书,而是喜欢舞刀弄剑,“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这可是相当厉害了,赤手空拳能格杀猛兽,可见曹彰的勇力之强悍程度,隐隐然有当年“逐虎过涧”之典韦的风采。

与他的两位兄弟曹丕、曹植不同,两个兄弟都是文学家,肚子里有学问,能诗善赋,曹彰没有什么文化,只喜欢打仗。他的理想是“好为将”,在战场上策马奔腾,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