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美在于欣赏它的人,花之美在于绽放,人之美在于

麦兜
麦兜 2023-11-18 05:06:01

花有花之美,叶有叶之美,那么花之美究竟美在哪里呢?

自古以来,花就是美的象征。花之美有她的千姿百态、千娇百媚。“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花衬人之娇,人映花之美。人们爱花赏花,花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知牡丹花开时,万人空巷的赏花盛况。牡丹之美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人们赏之赞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可见花之美没有高第贵胄。苔花虽小,微不足道,或许无人知晓她的花容,但是她也依然绽放生命的美丽。“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瓣上东墙。”连小蝼蚁都喜爱花之美,它也许是用拖去的花瓣装扮它的小窝。花之美,美不盛收。

花之美,各有千秋、各展风采。春天“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道出了花之俏;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到了花之雅;秋天“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感到了花之静;冬天“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看到了花之傲”。花之美,装扮着不同的季节,各放异彩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春之花是希望;夏之花是清凉;秋之花是收获;冬之花是坚强。赏花之余,对花而语,愿生命如四季之花坦然而美丽。

花,也寄托了人们的很多情感。高兴时心花怒放;悲伤时柳啼花怨。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道尽了触景生情的伤感,这是南唐后主的悲叹;“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一股霸气扑面而来,这是义军黄巢的呐喊;“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独寂寞让人徒生伤情,这是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而“战地黄花分外香”却是一种豪情,一份壮志凌云的气势,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在这里花如人人似花,花寄托看人不同的情感,而这份花之美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每每流连在花前,都让我心旷神怡。无论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是旷野上无名的小花,她们都展示着自己的美丽,不卑不亢不骄不燥的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即使是一天的生命,她们也开的那么灿烂,那么无所顾忌的展示自己的美丽。而今我这朵昨日黄花,更加喜爱花之美,也更欣赏花之情怀。

如何欣赏花卉

花卉是自然的精华,是美的化身,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花为什么美,美在哪里,怎样去欣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欣赏花卉因人而异,这和每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宗教信仰,生活经历,习惯,个人爱好以及内心情感世界都有很大关系。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欣赏领略花卉的自然美与内在美。

(1)自然美:

①色彩美。欣赏一种花不能不谈色彩,因为花卉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鲜艳的色彩。花卉通过浓淡、冷暖的组合调和,使其色彩变化无穷。在群芳谱中,牡丹“艳”压群芳,它可以吐露出红、黄、紫、白、墨、绿等各种瑰丽色彩,其中红色就因浓淡不一而分为紫红、桃红、粉红、玫瑰红、墨红等。月季,它的花色之丰富,几乎无与伦比,红、黄、紫、白、蓝、绿一应俱全。有的月季会变色,其中黄色就有全黄、橙黄、橘黄、乳黄、深黄、淡黄之分,而且复色品种很多,有的红中泛黄,白中泛红,黄底晕红等,有的品种从开到落会变换好几种颜色。菊花也不甘落后,菊花中有许多珍贵的绿色品种,如绿朝云、绿牡丹、春水绿波等都是百花中较少见的。众多的观叶植物中,也不乏斑斓的色彩,如红叶朱樵、红线竹芋、孔雀竹竽、红杯凤梨以及龙血树、秋水海棠类植物等,都有丰富的色彩。

②形态美。花的姿态变化多端,是形态美的另一种表现。每一种花卉都有自己的姿态,即使没有花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文竹,枝挺拔,体态轻盈飘逸,其叶状枝片玲珑清秀,层叠如云,四季常青,幼芽初绽时,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风姿绰约,惹人喜爱。久负盛名的菊花更是仪态万千,独冠群芳,其花型变化之大是其他花卉中少有的。管状花瓣式、卷抱式,飘洒若飞若舞,管瓣细长下垂,瓣端弯曲如钩,似十丈珠帘,金丝贯穿;有的外软花瓣平展,中央管状花密集,犹如银盘托挂,月明星稀;有的花瓣层层抱叠,井然有序,端雅大方;有的细管如丝,放射或驰奔如流星闪电;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似舞带飘扬。纷繁的妙态奇姿,让人目不暇接。

③芳香美。花的香味也有独特的魅力,那馥郁清香也是赏花的内容之一,有人谓之嗅觉美。花的香气往往有强大的诱惑力,不但蜜蜂,就是人也常会寻芳而至。

腊梅花染似烟,瓣薄如翼,虽无骄艳富豪之气,却幽香沁心,恬静雅致。而米兰、桂花、栀子、茉莉等会毫不吝惜地向你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馨香,使你留连、陶醉。在众香国中,要数兰花最为超凡脱俗,幽香清远,被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它不仅碧叶修长,文静素雅,清秀不俗,其香气也独具韵味,芳香怡人,“一枝在室,满屋飘香”,使人犹如进入奇异梦幻般世界的感觉。

④质地美。花的质地不同也给人以不同的美感,月季花中,有的花瓣如绢似缎,有的带有鲜艳夺目的绒光,真的反倒似假的一般。腊梅花晶莹透亮,宛如蜡质。

一盆完美的花卉,应该足盆株、叶花比例恰当,色泽协调统一。如果一盆花植株细而高,就会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一盆完美的案头菊,不但花要大,而且花叶的大小比例乃至株高都要协调,脚叶也要完整,哪一部分有缺陷,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形象美。

(2)内在美:

花卉除了比较直观的外在的形态美、色彩美、嗅觉美外,许多花卉在特定的环境下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意境,可谓之意境美。这种内在的美,是我们几千年来养花、赏花中将人的品格赋予花卉而得来的,使得许多花卉具有了神奇的、特定的内在美。历史上,有人把花以“客”“友”称之,宋人张敏叔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姚宽在《西溪丛话》中载有三十客,两宋时三柳轩增至五十客。如牡丹为贵客,梅花为清客,兰为幽客,莲为溪客等,荷花为净友,梅为清友,茉莉为雅友等等,细细品味,确有妙处。只有真正钟情于花木的人,才会有此感识,这恐怕是西方人所无法体会的,这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使其发扬光大。

松树本是很普通的植物,因其寿命长,常用来祝贺老人健康长寿,表达了“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愿望。但一首“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又赋予松树以新的风格。

同样一种花卉,由于欣赏者所站的立场、角度和赏花的心情不同,可产生不同的联想,发出不同的感慨。唐刘禹锡有诗云“紫阳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立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见桃生愤,棱角分明,用桃花比喻鄙薄无节献媚权贵而升官的人。而杜甫在《题桃树》中曾写道:“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作者见桃思仁,想到民食之艰,诗中说春天到来,满树桃花,年年开花结实,为穷人提供桃实充饥。当然还有许多以桃花比喻美女的浮艳之辞。同是咏桃,感慨却大异。

花开花落本是常理,但在林黛玉眼中却是:“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令人悲绝断肠。“感时花溅泪”,诗人忧国忧民,笔下的花似也颇通人情。

可见人们赏花的情趣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古人把杜鹃作为表示深切怀念和寄托哀思的东西,把鲜红的杜鹃花看作是“疑是口中杜鹃花。”在战争时期,满山盛开的杜鹃花,使人联想到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岗。而今天人们看到盛开的杜鹃,怕是很少会有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取而代之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幸福、愉快、美好、蒸蒸日上的象征。

初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一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作文 篇1

几年前,和父母去了易县看望亲戚。我向来认为乡村是一个极不美丽的地方,灰尘飞扬在道路上,狭窄的路边堆满了垃圾,夜里蚊子成群,人们家里破破烂烂……总之,我是不喜欢那里的,可是,去了之后,我与美不期而遇了。

我的父亲把车停在了路边,一开车门,惊讶的发现一条黄土铺成的平整的土路显露在脚下,笔直的延伸到一个小院子之中——这就是那位亲戚的家了。我从车里出来,站到了土路上。路很平整,没有扬尘,我想是被乡下人们的脚踏实了的缘故。土路又不同于城市里的柏油路,柏油路硬邦邦的发着一股化学制剂的刺鼻味,还夹着尾气的味道;土路仿佛在呼吸,在诉说着早上有一车新鲜的蔬菜经过,昨夜,有一场小雨……路发着自然的,质朴的清香。它极具的干净利索,我与质朴,简单而又整洁利索的乡村的路不期而遇了,我从中感受到了乡村之美。

我们决定去吃烧烤,坐着车到了一处宽阔的旁边。停了车,转过几块布满爬山虎的石壁,就到了那片宽阔地,但令人惊讶的是宽阔地上布满了鹅卵石,而那个地方紧挨着一个大湖,湖水极浅极清,我可以看到水下的鹅卵石挨挤在一起,每块石头上面有着不同的颜色,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幅抽象画。河水泛着小小的,因风而起的涟漪,阳光也在水里被折射成了明暗不一的光束,随着波纹起伏而变换。展现着自然的神韵。我在宽阔的打算烧烤时与这醉人的湖水,湖水下的卵石不期而遇了,从中,我感受到了乡村的自然的美。

晚上,我待在亲戚家中坐着休息,那是高高的木房子,房顶垂下来发着明亮的黄光的白炽灯,把房子照的亮亮的。无意中从半掩的厨房门外敞见厨房内拜访整齐的炊具,也码放的整整齐齐。我与乡村中的器具不期而遇了,我仔细看了看,那些碗虽然有些旧,却洗刷的干干净净。

乡村的美在不经意间与我相遇了,乡村代表了质朴,简单而与大自然相近的生活,仍可以充实,有滋味的度过——那洗得干干净净的碗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城市的喧嚣中,对奢侈品的追其,对名利的追求,反使人们丧失了那最淳朴,最简单天然的那份生活的充实与享受,乃至只有在乡村才能与这种美不期而遇了。

其实,回归本质,才是真正的美。

初一作文 篇2

我坐于盆栽之前,想我眼前之花。

我叫不出它的名,而它也不认识我,于是我想,花本无名。也想,花无需于名。

花无名,长在原野中,混迹在绿丛里,风吹露洗,看日升日落。是有有心的人看见便把它们采摘回家了。花以其美而得了名,受人的眷顾。倘若,花是无名的,但它仍能是一样的花瓣;一样的花蕾;一样的清芳。花得了美名,并不因此而改变了什么,相反是失去了在绿野的那份自得。

盆栽里的花,受人的关照,长得丰美。人有善意祈愿花好长久,精心照料,倍爱有加,是为可以长久的欣赏花之美。然而,世上岂有长久的花开呢?花之美终究是随春去春来的绽放和凋谢。花未曾带来姓名,也带不走姓名。只有它令人觉得的美存留于人心,忽隐忽现。

花不会为其美而招摇,这是花的美德。人会为招摇而装扮成花的美,从这一点看人没有花活得自信。人是祈愿长久的活物,可是哪有长久不谢的美好呢?或许,从在山野里把花采摘回来,供养在花盆里,就可以看到人的宿命——为不切实际的贪求的矛盾体。因为花本无名,这和所有人一样。

贪求美好和长久是善意的,人的善意即是如此,像把花从荒地里移栽回自己的庭院,为它取名,使自己占有,使所有人认识。花得名,兴许可以盛放得更久,花香弥漫屋堂,也让过路的人闻到春日的喜悦。但这对于花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仅有美好的名誉,对于人的贪求是一种知足,但是,花本无名,它只是静静的,由着自己的本然而开放着。

对于原野里所有的花和非花应当都有它们自己的本然使命,正如无名而得名的花,只因有人看见和没人看见罢。所以对于所有留名的人和不被记住姓名的人也都会有自身的价值。花大抵是不知道自己的美,只要拥有足够的阳光和露水,它便能如约而放,全然不在于等待人的采摘和欣赏。花的意义也未必是人所善意贪求的长久美好,它只是自然而然的开放和凋谢,这便是它对于生之意义的答复,对天地孕育的报答。

在无名和有了名字之前后,花是一样的,花之美无需于名。花本无名,我是这么想的。

初一作文 篇3

世界上有一种没有歌词的乐曲,叫做雨。雨充满了情感;雨,充满了生机:雨,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言语。

春天,万物复苏,积雪消融,寒冷的风也停止了自己的脚步。大家都认为这是春天的功劳,这一切都是春天带来的。不,这并不是春天的功劳而是——雨。雨滴满润了大地,使花草树木生长,探出了它们隐藏了一个冬天的“小脑袋”。雨滴飘落在树叶上,树干上,滴滴答答的,叫醒了小动物们,动物们见到雨滋润过后的大地,才知道春天来了,纷纷揉了揉自己朦胧的睡眼,撒开双腿尽情地奔跑。雨滴落在河上,融化了河面上的冰与岸边的积雪,使河流重新奔腾了起来,大地重新恢复了生机。这全都是雨的功劳,但雨却一点也不想要被人赞赏,只是默默无闻地滋润。

夏天,荷叶长满了池塘。雨点拍打在荷叶上,仿佛一首欢快的曲子在池城塘里进行着。躲在荷叶下的鱼儿也探出脑袋。撅着自己的小嘴来尝尝这天给予的“甘露”。雨滴在了湖水中,顿时泛起了层层连漪。波纹在湖中心荡漾开来,一直散到了湖边,青蛙趴在荷叶上,“呱呱”地叫着。雨点拍打在青蛙的脊背上,清凉,爽快,比吃了薄荷还舒爽。

秋天,雨又来光临了。她迈着轻快的步子,优雅地来了。这雨一下,就像为大地盖上了金色的锦缎。树上挂着沉甸甸的苹果,快把果树压弯了,稻田就像刷上了金黄的油漆,麦子,稻子都摇晃着它们长满了果实的脑瓜。鸟儿在站在树枝上,一点一点啄食它美味的食物,它多么想再下几场雨啊,这样就能吃到更丰满的果实了。

到了冬天,雨穿上了白色的外衣,换了一种方式与我们见面,她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到人们的手上时,便脱了她的外衣,老老实实地变成了雨滴。她也特别调皮,当人们用她堆了一个雪人,到了第二天,她就偷偷跑走了,害得人们找她找得那么累。

雨,她既调皮,又有自己勤劳的一面。她爱演奏,也爱为动物们带去欢乐。她难道不富有情感吗?

初一作文 篇4

我家屋后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

儿时的我是松树林里的常客。春天,土地上的花妹妹、草弟弟都睡醒了,伸了个懒腰,听,还在打哈欠呢。松树爷爷抖了抖身子,身上的雪花便“簌簌”地飘落下来,有的经不住太阳的热情,化作春天的甘露,滋润着花妹妹与草弟弟干渴的嘴唇。花妹妹有了甘露的滋养,绽放出了最迷人的微笑。这时,便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小姐和帅气的蜜蜂先生。如果你这时走进松树林,可要小心那些“护花使者”——蜜蜂先生。假如你不小心踩伤了花妹妹,他们就会送你一个“大红包”——冷不丁咬你一口。松树爷爷看着这可笑的情景,忍不住哈哈大笑,把松针弄得“沙沙”直响。

我们这些“小调皮”便在矿泉水瓶上做了些手脚,还在里面放上几滴蜂蜜和少许花瓣,放在地上,等待着蜜蜂“自投罗网”。“啪”矿泉水瓶关上了,我们拿着矿泉水瓶,正想对这只蜜蜂评头论足一番,突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强烈的“嗡嗡”声。糟糕,蜜蜂追来了,我们狂奔起来,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了,我们赶紧把矿泉水瓶扔了,可蜜蜂“大军”还是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被迫收下几个“大红包”。

夏天,我们聚在一起去松林里乘凉,不经意的一抬头,树上挂着一个蜂窝,我们一看见蜂窝就来气儿——为春天那件事“报仇”。我们先用塑料袋把自己“武装”起来,再拿根长竹竿,使劲的捅着蜂窝,窝里的蜜蜂受到了惊吓,纷纷飞出巢穴,向我们这些“入侵者”发出进攻。我们见势不妙,连忙撤退,受惊的蜜蜂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从塑料袋的缝里钻了进来,又狠狠的蛰了我们几下,我们都受伤惨重、狼狈而逃……

这就是我的乐园——屋后的松林。

初一作文 篇5

我们的车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也随之下降,也便有清新的空气扑来使我在不知不觉中进人了四面山。

望乡台景区,风景怡人,清幽秀丽,森林密布,一行人便随着小溪流,聆听着水流清亮的歌声,向森林深处走去。溪水清澈明亮仿佛一面会流动的明镜,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我们自然地行走着,在溪水轻快的音乐声中渐渐融入自然,心也随之静下来。

跟随着溪流的脚步,我渐渐听到水流击打岩石的声音。原来,在这密林之中竟会有一座瀑布,还未走近一阵清凉舒爽的空气便扑了过来,使我加快了脚上的步伐。

走进瀑布,巨大的水流声先是传过来,随后是落水扑出夹杂着水雾的空气向四周扑来。站在瀑布边的岩石上,使我切身感受到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与瑰丽。

再靠近一些,一股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从心中席卷而来。揭开了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最质朴的对自然的敬畏的神秘面纱。

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灿烂的阳光洒在瀑布上,逐渐有绚丽颜色在瀑布中聚集最终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大自然的结晶,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大自然的瀑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停流淌,滋润着土地,使我们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以及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初一作文 篇6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带着我们的勤奋好学、带着我们的快乐成长、带着那些陪伴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些人、那些事儿一起流过。六年级了,即将离开美丽的母校,离开可敬的老师,离开亲爱的同学,内心对这一切充满着深深的眷恋。

可敬的班主任王振老师,在学习上对我们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对我们倍加关心。王老师知识渊博,她除了教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外,并能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点给我们讲解许多与之相关联的历史、地理、时事方面的知识,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拓展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记得以前王老师总是“强迫”我们背诵《笠翁对韵》、《日有所诵》等课外读本,开展了班级“阅读书籍”活动,来培养我们的读书习惯,那时候我们是怨声载道,现在才明白王老师为了增加我们阅读的良苦用心。

我们的班长曹冰晓同学,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还乐于助人,对班级的事情认真负责,为此同学们给她起了个可爱的外号“曹操”。我和曹操从幼儿园就在一个班,我们不仅是同学,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许多次,我们上学、放学一起走;许多次,有不会做的题,总是毫不犹豫地去问她;许多次,为没听清楚老师布置的作业、交待的一些事情去问她,虽然这些都是点点滴滴,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她却从来没有厌烦过,而是耐心认真地回答,很多次让我心存感动。

我的好朋友史芯源,她可爱善良。我们经常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我们会为一道不会的题争吵的面红耳赤,我们会为争取打车轮得100分而在一起不断的练习,我们为会一个断线的魔板而头碰头拼凑几个小时……

田野,活泼可爱,酷爱漫画;刘方仪,学习优秀,关心班级;蔡梦婷,青春靓丽,可爱善良;张航,顽皮可爱,毽子踢的超好;王舒曼,舞姿优美,颇有明星范儿;陈怡霖,爱好看书,性格外向,为人豪放;于冰杰,小家碧玉,爱哭鼻子;闫昕果,使我们班公认的小画家……

再有一个多月,我们将要离开母校,离开我们老师和同学们,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陪伴我们六年的那些人,不会忘记伴随着我们成长的那些事儿,那将是我永恒而美好的记忆,珍藏于我心。

初一作文 篇7

从前,有一对乌鸦夫妇,它们生活得非常幸福。

有一天,乌鸦妈妈生了两只小乌鸦,它们都长得眼睛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翅膀短短的,可爱极了。乌鸦爸爸给两只小乌鸦分别起了名字,一个叫孝孝,一个叫顺顺。

一开始,小乌鸦们还不会飞,所以它们的爸爸妈妈就把虫子叼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它们吃。下雨时,乌鸦妈妈还用自己的身体罩住它们,生怕它们被雨淋到。后来,两只小乌鸦长大了,爸爸妈妈也都老了,飞不动了。

顺顺长得非常健壮,可是它每天只是为自己找东西吃,根本不回家,更不想去照顾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看见它这个样,都很伤心。大家都说:“顺顺一点都不孝顺,真让人讨厌。”可孝孝和顺顺不同,它见爸爸妈妈飞不动了,就每天出去,找好多好多的'虫子。捉来虫子后,它自己先不吃,而是叼回家,喂给爸爸妈妈吃。其它的小鸟见了,都说:“孝孝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面对大家的表扬,孝孝一点也不骄傲,它说:“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辛勤地抚养我们,现在它们老了,我们应该去赡养它们,应该孝顺才是啊!”

初一作文 篇8

我是一艘没有帆的船

在大海中摇曳

茫茫天涯

飘向何处?

我没有想过

但我知道

方向只有远方

我想

既然已经出发

目标还会远么?

付出的汗水是心里的泪

淌在水里总是与大海一起

奔流不息一直向前

相信会有适合的港湾

等着我的登陆

虽然前方的路

渺茫漫长

但我已经准备

不会恐惧坦然

顶着雷电乌云风雨冰霜

拥抱太阳月亮和星星

因为我是船

只属于远方

初一作文 篇9

艰难的的提起了手中的笔,心里流落着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悲伤。我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痛楚煎熬,这来自心中的莫名痛楚,如行刑的刀在我的心里一刀一刀的割,哪感觉犹如凌迟,内心陷入了痛苦的挣扎。

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应为她走了 ,她在这舞台上终于走到了尽头,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是她,难道她做得不够好吗?从三百强的《下一个天亮》到今天的古典音乐;从昔日的《天空》。到现在的歌剧。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结果去是……

她用她哪坚强而有勇敢的心走了过来,就在今天,她终于要和我们挥手再见了。

当我看到郁可唯6:0的时候,我冲满了焦虑与不安,当票数到12时,我关掉了电视,应为我知道,败局已定了,但我走到房间时停下了脚步,想起了我对朋友说的哪句话:该面对的终究还是要去面对。我再次回到了客厅里,当我看见她落败的时候,泪水澿满了我的双眼,流出。好久没哭了,真的,没想到这次会留下眼泪。泪就是用来流的,离开你才发现自己哪爱笑的眼睛留过泪……我从没想过我会用歌词来表达我自己的情感,泪水留到了本子上,我试图努力控制自己,但失败却似乎也与我相伴了。明天想去街上有没有她的海报之类的东西。有时候,其实只要付出情就会获得一分的希望,但却有九分的失望随之而来。冠军成了过眼云烟,泡影了,第五名,看重的是哪份最原始的感觉。

不知为什么,往年的选秀活动也看了哪么一点点,但都不感兴趣。自从在300强哪里见到她,就被她所吸引。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感觉这东西真的是很奇怪。

郁闷,烦躁和偶尔发出的一两声叹息与苦笑,就这样充满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想起刚才的投票哪一幕,眼泪又点控制不住了,晴天霹雳,我完全懵了,傻了,脑子一片空白……

这是新的日子,比我在四月间发表的一篇给同学的道歉长了许多,虽然明天很想去网上看看但我没哪个心情与勇气,看了只怕更伤心。

郁闷使我想到了李白的消愁方式,四五灌下了肚,头脑也不清醒了,下笔也不知道该从何处落笔了,但有件事是忘不了的,她依然是最棒的,永远留在我心中。

信念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改变或放弃。怀念惜小君, 君——永不放手。

初一作文 篇10

沿途经过了著名的青马大桥,非常雄伟但又极其优美地横跨在海峡上,桥下巨大的运输船令人惊叹。

因为回深圳的原因,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香港玩两天。去香港是要过关的,为了避开熙攘的人流,爸爸决定我们从皇岗口岸直插香港岛。

过关没有花费我们太多的时间,警察迅速检查了我们的证件之后,我们就直奔穿梭巴士了,一上车我就发现香港的巴士司机的位置是靠右的,连行驶的方向也是靠左的,这和我们大陆的行驶习惯完全相反。爸爸告诉我这是因为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所有的交通法规都是沿用英国的。看来,在香港过马路时,一定要先朝右看,再朝左看了。

沿途经过了著名的青马大桥,非常雄伟但又极其优美地横跨在海峡上,桥下巨大的运输船令人惊叹。同样让人难忘的还有望不到边的九龙集装箱码头,爸爸对妈妈说,正是这些构建了香港国际港口的基石。

看着越来越密集的高楼大厦,爸爸说我们快接近香港的中心了。穿梭巴士在最繁华湾仔地铁站附近停了下来,这里就像大厦组成的森林,密密麻麻地只让出狭窄的马路。我真担心我们会很快迷路啊!因为爸爸过去有段时间每个月都会来湾仔上班,所以他自然就是我们的向导了。

我们的酒店在铜锣湾,离开湾仔还有一站的地铁路程。那里就像苏州的观前街或者上海的南京路一样,是购物和消费得好地方。在香港的地铁站里,我发现每当我们对前进方向感到疑惑时,我们总能在附近找到正确的指引。爸爸说这就是香港城市管理的优点。

出了地铁站,就在酒店入住了,酒店的房间很小但很舒适,住一个晚上就要1000元,爸爸说这还是打折之后的价格,我从爸爸那里学到了一个新词“寸土寸金”!

晚上的香港更加美丽,灿烂的灯光让人眼花缭乱。我真得很喜欢这座城市!

短短的几天我品尝了香港的美食,和妈妈疯狂的购物还有就是体验了香港城市管理的优点。

请懂美学的高手

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在美学史上,由于美学家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艺术美的认识也不相同。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艺术美是历年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宣称艺术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车尔尼雪弗斯基则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来批判黑格尔,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认为“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的美的。”“艺术创作低于现实中的美的事物”艺术只是生活的苍白而不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跟艺术形象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

与美学中的其它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我国美学教科书中常见的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的分类,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因而,也无助于对客观美的认识、分析与把握。这与传统美学对美的性质的机械理解相关。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①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在现实中,离开特定审美对应关系和审美主体,离开特定审美距离和审美环境,客体便无所谓美或不美;美决不是客体固有的自然质或社会功能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当然,如果我们根据科学抽象原则,设定人类类主体为审美主体,同时将审美系统的诸要素--审美距离和环境等等“悬置”,客体或客体因素②的审美价值或美依然是可以相对确定,并进行分析研究和分类把握的。但显然,这种抽象的美的分类,决不是依据客体自身的特征与性质,而是依据审美关系生成的性质。③据此,我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笔者认为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学和艺术现象认识的深化。

审美系统中的主体是人,而人的生命从属于“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④人的生命本质的这种两重性,使审美关系的生成也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即前文化审美关系与文化审美关系。所谓前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客体因对主体之物理、生理、心理结构或需求的同构或满足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所谓文化审美关系,就是因客体所包含文化社会价值因素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和肯定而建立起的审美关系。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类审美因素共存于现实审美关系中,因此,又形成第三类,即复合审美关系。这三类审美关系所生成的便是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

所谓文化美,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讨论的美,即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成的美,所物化和表现在客体身上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于人类与动物相揖别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生成于人类类意识、类自觉的形成和体现类自觉的自由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文化审美既伴随人类类本质生成而生成,又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特征。动物能本能地趋利避害,建巢筑穴,但却不能像人类那样,顺势利导,化害为利,能动地为自己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环境,因此,动物没有“文化”,也不会对客体内含的“文化”有任何兴趣--甘肃的“阳关”遗址,甚至连鸟儿也不愿栖息。但对人类来说,先民们艰苦创造的文化遗痕,是自然界、动物界任何精妙建构所不可比拟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存在。这便是“阳关”文化魅力之所在--它所凝聚的是中华文明沉积千百年的历史,它所唤醒的是中国文人代代承传的思古怀古情结。文化审美是人类的“专利”,也是审美的本质构成。

所谓前文化美,系指客体因满足主体潜能本能需求而获得的审美价值。当然,这种前文化美的获得,只能是在人类审美系统整体生成存在的条件下。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仅仅停留在物理、生理、心理水平上,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或审美关系,而只有动物与自然的适应关系。动物与自然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之间不存在对象性的关系、更不存在享受性体验自己潜能、本能的“审美关系”。蝶恋花肯定不是审美;一只母猴喜欢上另一只公猴,当然也不是审美。但人类在从消极适应自然到能动改造自然的漫长过程中,一面不断改造自身的感官结构,生成“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一面丰富发展自身的感觉,使之“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⑤从而将人的本能潜能需求从被动性、适应性动物水平提升到能动性、主动性人的水平,并伴随着肯定自身本质力量的文化审美关系的生成而获得审美性质,使前文化动物性适应关系成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构成部分。⑥因此,同样是对色彩和花的喜爱,人恋花成为高雅的审美活动;虽然是与猴子“同宗”,人对异性的关系便具有了审美意义,甚至如保加利亚学者瓦西列夫所比喻的,人类性本能是为绚丽多彩的美提供无形琼浆的生命之根。⑦

这里,所体现出的正是系统整体性原则:在系统整体生成之前,构成元素或子系统本身并不能获得系统属性;但在系统生成之后,系统之元素或子系统则作为系统的构成部分而获得系统属性。因此,尽管从生物自然发生史角度讲,人类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文化关系生成在前,但从人类文化发生史角度讲,则是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之后,前文化审美关系才得以存在,因为只有文化审美生成才意味着人类审美系统的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才能作为人类审美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相对独立地存在。

传统美学之所以没有划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在表面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一种主客体对应关系结构。一个人欣赏一朵花同另一个人欣赏一把石斧,很难看出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深入考察一下便会发现,这两种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因素及其相互结构动因是有着显著差异的。

在前文化审美中,审美关系是由客体,譬如“花”的形象形式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某个客体建立前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是否健全、取决于客体形象形式能否吸引或激起主体好感。设若主体生理心理机能残缺,比如色盲耳聋,那么,任何绚丽的花朵、和谐的旋律对他都没有美的魅力;设若客体形象丑陋结构失衡,比如瞎眼跛腿,那么,它对任何健全的主体也不会产生美的魅力。在这种纯粹前文化审美关系中,任何美的理性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人们交口赞美,色盲的人对花也无动于衷;即便某位盲公品格超众,他的外在形象也无法使人赞美。这表明,在前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客体产生不同的好恶选择和美丑感觉,其内在生理心理机制只能从人类的动物进化史中去寻找;人类前文化审美能力并不需文化修养或审美教育而获得,其相应的美感与动物性的快感生成机制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一般说来,纯粹的前文化审美在实际审美中并不占优势。像艺术中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便内含丰富的文化因素,并不属于纯前文化审美。

纯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正相反,其审美关系是超越生理心理感官水平,与人的潜能本能需求无关,纯粹由主体文化意识理性觉悟体察到客体,譬如“石斧”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而建构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文化客体建立文化审美关系,完全取决于主体文化素养社会觉悟,取决于客体内含文化因素对主体是否具有足够的价值引力。设若主体缺少必要的文化科学修养,是一个文盲科盲,那么,任何具有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对他也没有美的引力;同样,设若客体并不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寻常可见的石块,那么,它们也是不会对文化主体产生审美引力的。在这种纯粹文化审美关系中,客体的外在形象是没有直接意义的。假古董伪文物,即令具有华丽或古朴的外表,但一经专家验证是膺品,其文化美的引力也便即刻消失。这表明,在文化审美中,人类之所以对文化客体产生审美兴趣,其内在发生机制只能从人类类本质类觉悟中去寻找;人类的文化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文化修养或审美文化教育获得的,其相应美感实质上是一种属人的自豪感或充满类意识的愉悦感。相对说来,纯粹的文化审美在现实审美中更是不多见的,即使锈痕斑斑的战国兵器,断壁残垣的秦代长城,也总是或多或少具有某种感性魅力,不能归属于纯文化审美。

我们将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两相对照,它们之间之特征差异便看得更为清楚了:从客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外在形象形式,譬如“花”,其形象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文化审美侧重的是内在本质内容,譬如“石斧”,其形象形式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从主体角度来讲,前文化审美中所激活的主要是感官,是主体对“花”的感性直觉;文化审美中所激起的主要是意识,是主体对“石斧”的理性反应。虽然文化审美中由于人类对某些价值因素的理性反应(如对人文、人性价值的反应),已经在“类”生成过程中千百亿次地重复而化为一种文化本能或社会良知,积淀成为一种群体文化无意识,使这种理性反应同样会表现为一种感性直觉,表现为一种审美直觉,但这只是表面之类似。在这里,一个很明显的划分理由便是,在前文化审美中,主体之好恶除去归咎于主体潜能本能结构之外,是无法用理性概念去分析说明的,而在文化审美中,这种关系建立之因缘却是可以借助理性概念加以解释说明的。譬如,我们对花的欣赏无需理由,对花的生物学“合目的性”分析甚至有害于对花的欣赏;但我们对石斧的欣赏却需要理由,对石斧的考古学“合目的性”分析绝对有利于对石斧的欣赏。而这,正体现了两类审美关系的不同特征:在前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直接存在其感性形象身上,主体进入审美角色经常是一个不加理性判断的感性直觉反应过程,因此,前文化审美是直接审美、非理性审美、受动审美、无中介审美、形象审美;而在文化审美中,客体之审美价值在于其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社会价值,与其感性形象并非直接同一,主体必须经由理性确证文化社会价值存在并被其所吸引,才能进入审美角色,因此,文化审美是间接审美、理性审美、能动审美、中介审美、内含审美。

关于两类不同性质审美之间的这种差异,美学史上的先哲们已经有人涉及到了。如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美学家哈奇生所谓的绝对美与相对美,实际上就是试图概括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之不同特征:前者指事物本身某种性质令人感到美,后者是由观念联想而感到的美。⑧康德对纯粹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划分:“前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美,后者却依存于一个概念”,⑨也是近似的划分方式。但由于传统美学中“美”是一个浑一的概念,根本不可能从审美关系的内在结构分析中给予这种划分以科学根据,因而,只能凭借经验或先验理论作出主观裁定,使这种主观的划分不仅没有揭示审美现象内在规律,反而使美学理论陷入迷津或悖谬之中。

基于审美发生的性质,区分文化审美与前文化审美,对于我们认识审美现象,尤其是某些所谓“自然美”和“形式美”的生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美学一大误区是把低层次的审美现象,统统提升到文化层次上阐释,将所有自然美都千曲百拐地归结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譬如阐释月亮的美,一定要先联想为“白玉盘”之类,再将“白玉盘”归结为劳动者的创造,最终让月亮间接地被“人化”。这样作的结果恰恰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使美的规律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达尔文在论及对人类生理结构功能认识时曾说过,必要时“我们就得在哺育动物的进化阶梯上下降到最低的几级才行。”⑩对许多属于前文化审美现象的解释也是这样,当我们把它下放到人类结构的低层时,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所谓月亮之美,就在于它的清晖在夜色中悦目,适宜人的潜能需求;而一轮圆月,还有着视觉最容易接受的简捷形式--圆形。这便是不熟读唐诗,缺少人文修养的人们同样赞赏月亮美的原因。类似情况还有花之美。由于普列汉诺夫的征引,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有关原始部落人对花冷淡的事实广为人知:他们“从不曾用花来装饰自己,虽然他们住在遍地是花的地方”。(11)由此,便很容易得出花之美产生于劳动的结论,使花之美具有文化美属性。其实,这也是将审美发生论与审美本体论混淆而产生的错觉。从发生论角度讲,人类对花欣赏的事实的确是发生在人化自然的劳动实践中,但人对花的喜爱倾向和欣赏能力,却是动物人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就早已经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并自然具备的,只是在向人生成的漫长过程中,由于生存维艰而暂时蛰伏起来成为潜能罢了。一旦劳动实践使人类的这些潜能被重新解放出来,它便作为前文化审美需求而存在,相应地,花之美便也存在了。因此,现代人欣赏花,根本无需想到什么劳动、丰收、果实之类,恰恰相反,那些为人类所培养和喜爱的花卉,几乎统统是“花”而不实的。

实际上,构成人类审美基础的诸多视觉或听觉形式美元素,也大都属于这类前文化审美发生现象。譬如“对称”。“对称”在形式美中的重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所谓“反对称”、“不对称”,依然是以“对称”的存在为前提的。但人对“对称”美肯定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人自身结构的对称。普列汉诺夫早就猜测到这一点:对称规律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是人自己的身体的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者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是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12)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奇想,设若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眼睛不是横向对称的话,比如是上下对位或者是像比目鱼那样两只眼挤在一边,那人类肯定不会对“对称”有如此执着的偏好了。再如“黄金分割”。“黄金分割”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神秘规律。就视觉之“黄金分割”矩形来说,它之所以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好图形,以至从普通书籍外形到各类建筑结构几乎无处不在,就在于它与人类静观视野结构相对应。假如人的上下视域宽、左右视域窄,这种横向黄金分割图形便决不会如此受欢迎了。在人类听觉系统中同样存在这种结构“共振”现象。譬如单一频率的“单调”音响或杂乱频率构成的“噪音”之所以令人不快,和谐的乐音之所以令听觉快适,都与人耳的物理结构和声学性质相关。有研究材料表明,美声歌唱演员声音之所以悦耳,就是因为其从声带“共鸣区”发出的响亮声音能进入人听觉器“最佳可听区域,使声音明快、响亮”。(13)因此,所谓“美声唱法”,实质上就是歌唱家对自己的发声器按声学规律进行自觉训练的一种唱法。

由于客体对主体感官结构的适应或同构而生成这种前文化审美规律,如果通俗地表达,可借用爱迪生的一句话:“也许并不是这块物质比另一块物质具有更多真正的美和丑,因为我们人如果构造成为另一个样子,那么现在使我们嫌恶的东西也许会使我们爱好。”(14)狄德罗作为唯物主义美学家,同样发现并强调了这一看似简单却往往被忽略的真理。他明确指出,美的客体关系结构、安排,“这只是对可能存在的、其身心构造一如我们的生物而言,因为,对别的生物来说,它可能既不美也不丑,或者甚至是丑的”。(15)尽管我们可以感知或发掘由自身躯体的物理或生理结构制约所产生的生理本能、潜能需求,但这种结构关系本身却显然是我们自身所无法觉察或改变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这,不正是为客观美论或唯物美论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吗?

不过,应当再次强调指出是,虽然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可以从性质特征上将其明确划分开来,但在现实审美中,以纯粹形态存在的前文化审美与文化审美皆不多见。前文所谓形式美,也只是构成客体的审美因素而已。由于人类所面对的客体,绝大多数都是“人化”客体,都内含着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甚至连月亮太阳等纯自然客体也往往被染上人文色彩;由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文化客体,绝大多数都具有“物质”躯壳,都表现为一定的形象结构,甚至连文字符号等纯文化客体也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自然形式;同时,又由于作为主体的人类,本身就是感性与理性、感官与意识的统一体,任何感性反应都在理性监控之下,任何理性反应都需经感性表现;因此,只要审美主体从前文化客体中“发现”文化意蕴存在,“觉悟”到某种文化社会价值引力,便即可会有文化审美并生;或者,只要审美主体被文化客体形象的某种感性魅力或形式所吸引,便立即会有前文化审美并生。这便是通常情况下复合美占据优势的原因。

复合审美之特征也是前文化与文化审美特征之汇总:审美客体是形象形式和本质内容的统一体;审美主体之感官感性与意识理性“全方位”调动;主客体关系结构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既有“中介”又无“中介”,如此等等。在现实中,最典型地体现复合美特征的莫过于艺术美了。艺术美由艺术内容美和艺术表现美构成。在艺术内容构成中,既有作为反映者所摄取的大千宇宙形象物貌,有前文化审美价值因素,亦有现实形象中所蕴涵的社会道德伦理,有文化审美价值因素,其复合美特征突出。但由于这种复合美只是对现实存在的复合美因素的集中再现或表现,毕竟不是艺术美的本质构成。艺术美的本质在于艺术的表现美。借用一句常用的话说就是: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样表现”,即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其下,我们便集中于此作些例析。

尽管不同艺术门类中的艺术媒体不同,符号系统不同,艺术文化审美特征也不相同,但各类艺术家都要借助特殊艺术媒体和艺术符号对前文化审美形式因素(色彩、乐音、对称、均衡等等)充分发掘运用,使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感性形式,同时又能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传递丰富的文化社会信息。譬如中国现代国画家,不仅墨有七法(黄宾虹),而且彩用七色,创作出一幅幅江山多娇,百花争妍的生动画卷;画卷中不仅有传统笔墨情趣,而且色墨交响,充满现代气息,寄寓着画家高逸情趣和哲理意味。显然,正是在这种艺术媒体操作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中才体现出创造者的智慧,才表现出艺术家的才气,才产生出艺术品的文化审美价值。所谓内行看门道,对艺术品来说“看”的就是艺术家形象创造中这种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灵活自由大胆独创的技巧运用奥妙,就是如何作到“难能为美”①。像欣赏国画,画家一笔一墨、一丘一壑、一花一叶的背后,都有着无穷奥密,有些甚至可能让人看到画家几十年的笔墨功夫,看到中国文人画几百年的承传轨迹。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色彩就是色彩,形象就是形象,他们的目光被由自然物质媒介所构成的艺术形象躯壳所挡住了,它们的注意力为艺术的感性魅力所吸引了,因此,他们所欣赏的主要是艺术的前文化审美价值和艺术的惩善扬恶之类内容。所谓外行看热闹,“看”的就是艺术形象或形式的构成,是否新奇,是否好看,是否刺激,是否能引人如胜以及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局等等。对于形象背后的艺术家所匠心运用的高难技巧,所寄寓的丰富内涵,则无法理解,或根本不感兴趣。因此,在艺术评价中之所以内行与外行尺度难以统一,就在于,两者的着眼点和标准不同,所着重欣赏的艺术美的层次不同:一个侧重文化美,一个侧重前文化美。

譬如象建筑。建筑师们对新建筑的审美标准当然也包括建筑的观赏功能与使用功能,但他们主要的着眼点是放在建筑的语言风格、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外部环境处理、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以及建筑的使用观赏功能与建筑语言风格的协调统一上。而对大众来说,这些标准一律不了解,甚至永远也不想了解,他们只是从建筑是否好看、是否新颖、甚至体量是否大等等方面去评判--这怎么能与专家尺度趋同呢?象电影。电影是最大众化但又是最技术化的艺术。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工、服装、道具、特技、化装、灯光、音响、作曲、演奏、配音、录音、剪辑等等,哪一个部门没有自己一整套技术要求?哪一部门的技术水平不影响电影的整体艺术效果?即如剪辑吧,不表不演只凭“剪力”一把,却可能“剪”出惊心动魄的画面效果来!但这诸多门类中的技术形式法则即其美学意义又有多少观众知道呢?像由镜头景别、运动、角度、组接等电影语言所构成的电影独特的叙述规则,又有多少观众能看出门道呢?大众所重视的是电影的娱乐功能:情节是否紧张、刺激、感人,明星是否漂亮、性感、年轻等等。有时,满足观众这种需求的影片几乎可以说不费什么事,往绝处编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故事再加几个著名影星即可--港台流行影视足可为证。当然,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也有,但那要求编导必须兼顾两类对象,兼顾两种不同的审美规律,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复合美,这当然是很难作到的。

其实,在古典艺术中,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前文化美与文化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复合美,艺术家艺术创新的重点在于给人从感官到心灵的和谐享受。著名的古典艺术家对人类艺术潜能创造性地发掘、发现或运用,几乎达到了令人的叹为观止的完美水平,并且借助这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多芬的交响曲便是人类古典艺术的颠峰。艺术中前文化美与文化美的自觉分离主要源自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反传统反和谐,就是减少前文化美的比重,强化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内涵。那些丑陋割裂的视觉形象,就是让观众视觉受刺激,心灵受震撼;那些艰涩玄奥的文学作品,就是让读者不能本能地好感和通畅地阅读,而要去反复琢磨和理解,以至评论家们只能白天硬着头皮读呀评呀,晚上躺着去看“前现代”或后现代的通俗小说以休息大脑。作为反拨,或作为电子工业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的“大量文化”,或“受众文化”(16)则侧重于艺术的前文化层次,专门为取悦大众而批量制造那些缺少思想深度,没有丰富营养,膨化松软的文化快餐食品,以满足大众的感官需求。有青年学者将此称为“幸福的感官化”,是很形象而切入本质的。(17)如何防止这种“受众文化”戕害真正的审美文化,如何提高这种能“化”大众的“文化”的艺术品位,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逻辑或历史地推导,面向21世纪,我想,我们应当会迎来新的追求和谐复合美的“‘后’后现代”或“‘新’新古典主义”艺术的。

为什么说古代诗人喜欢借菊花明志,以花传情?

菊花,在古代写作“鞠”,菊花身资为低头鞠躬式,在古代食其米,把米“鞠”起来,花朵十分紧凑,叫菊花。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古书记载菊花的“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也”。菊花有延年益寿的药用功能,名寿客、傅延年;因菊花在农历九月开放,又名九华、九花、秋菊;菊花美丽而名的女茎、帝女花;古代菊花品种单一,只开黄花,因此又称为“黄花”、“金蕊”。菊花原产于我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中国栽培菊花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中就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汉代以将菊花作为药用植物栽培,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刘蒙泉所著的《菊谱》收有菊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的菊花专著。明代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270多个。菊花品种繁多,曾有人总结出选择菊花的四字诀:光、生、奇、品等四字,大意是:“光”意为花要哗然鲜艳自开至落色不变色,“生”意为枝茎挺秀始终不垂,“奇” 意为花瓣色泽风采矫然出众,“品”意为标新立异的风格自有一种天然的神韵。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爱。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燃菊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菊”,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展览名菊、饮酒赏菊、写诗颂菊。三国时期,司马昭重要谋士钟会赞菊有五种美德:“园花高悬,谁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著《楚辞·离骚》中有“朝有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后世咏菊时遂用“餐英”为典故,隐寓高洁之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夕餐秋菊之落英。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只要我的情感坚贞不移。表明诗人的清高气节,花开时不食用是表明诗人对花草的爱惜之情,要等到花老去时才肯食用。其含意是:木兰仰上而生本无坠露而有坠露,秋菊就枝而陨本无落英而有落英,事物本来不变的性质而变,屈原本不应流放在楚泽间而被流放,这就不奇怪了。故汉代贾谊过湘作赋吊屈原有“镆铘为钝”语。意思是说,屈原像把锋利的宝剑,但在那黑暗的时代,也只是把钝剑。古人都爱在自已处于逆境时,以托物的反意作比喻。伟大的诗人屈原以他饱蘸情感的笔触和起伏跌宕的胸怀,倾述了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对人民艰难困苦的无限同情。诗人用“饮木兰之坠露”和“餐秋菊之落英”来比喻和形容白己纯洁的灵魂和刚直的秉性。在这里,木兰和秋菊是最纯洁、最美好的象征。不仅如此、诗人在《离骚》中运用了—系列花卉、芳草来比喻高洁的情操,可以说是将花卉与文学的结合推向了—个空前的高度。歌颂美善与高洁,鄙视丑恶与污浊,用芳草香花比喻真善美,以恶木臭草比喻假恶丑,表现了诗人崇尚高洁、鄙视流俗的性格。他在诗中揭露统治集团的污浊,表示虽遭排挤、打击而决不同流合污,表现了自己坚持操守、宁死不屈的高洁品格和斗争精神。与此同时,许多文人雅士、骚人墨客也纷纷起而效仿、开始借花咏物,赞花抒怀,这种风尚直至秦汉。m几千年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影迹,如一些著名人物的姓名或笔名即取自《离骚》;周信芳(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胡绳(已故著名理论家)分别取自《离骚》中的“信芳、胡绳”,是鲜花和香草的称谓,并且在诗中都是美好情操和品性的象征。由此可从另一个侧面看到花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曾被毛泽东巧妙地引用在进餐时。那是1949年的一个晚上,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被叫到中南海紫云轩,陪毛泽东吃饭。王鹤滨走进餐厅一看,餐桌中间放着一个火锅,火锅旁的蔬菜当中,有一碟白菊花瓣,格外引人注目。可令他想不到的是,这菊花何以开在餐桌上?菊花瓣也能吃吗?这时,毛泽东走了进来,看到王鹤滨用疑问的目光盯着碟里的菊花瓣,幽默地对他说:“王医生,吃吃看,我们不赏花了,来吃花吧!”不吃不知道,一吃挺奇妙。王鹤滨用筷子夹起菊花瓣,在翻滚的火锅汤里一蘸,花立刻软了下来,汤滚花鲜,入口之后,虽略有一丝药味,却抵挡不住清香软嫩的诱惑,感觉很好,便习惯性地点了点头。毛泽东见状,笑了笑,说:“王医生,怎么样?还可以吧!咱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就知道吃菊花了。”说罢,他也夹起菊花瓣,伸向火锅,然后放在嘴里细细地品味……毛泽东接着说:你知道屈原吧,他就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看来,那个时候吃菊花算是清贫之举了。咱们也来个清贫之举吧,来一个“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著名咏菊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镜,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的大意是,在居住人多的地方却无车马的声音,心静就意识不到周围喧闹气氛的干扰,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偶尔抬头望去,南山遥遥在目,斜阳给峰恋洒上一层淡黄的颜色,飞鸟结群成队归巢,这种自然意趣,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诗人借此忘情于世事。诗歌的主旨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唐代著名诗人元稹《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诗大意是说,宅院周围遍植菊花,浓香随风飘满家舍,似爱菊的陶渊明家。篱笆边的菊花在夕阳照耀下,金辉耀眼,不是偏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菊花在一年当中开花最晚,菊花开过大自然中已无鲜花开放。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的爱菊之情。这其中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菊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虽然此诗中菊花还只是点缀物,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浩如烟海的咏菊诗词的滥觞。魏晋时期,咏物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纯粹的咏菊韵文也开始出现了,如成公绥的《菊颂》、郭璞的《菊赞》、袁山松的《咏菊》等作品,或描写外形、或赞叹妙用、或颂扬品质,都是对菊花的集中表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饮酒》等诗中对菊花的吟咏,更是在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宋时期是咏菊诗词创作的高峰,几乎所有著名诗人、词人都曾创作过吟咏菊花的作品,表现特点也大多由重外形描写而转趋于重内涵发掘,使菊花的历史文化意蕴得到逐步定型、强化。元明清时期直至当代,咏菊诗词的创作一直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局面,在沿承传统咏菊主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较有新意的作品。综观中国历代的咏菊诗词,思想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的着重描写菊花雅致的姿容、颜色;有的则着重表现菊花独有的内在气韵。有的直抒胸臆,述说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有的则采取比兴寄托的表现方式,通过菊花,以隐曲幽微的笔触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愫。咏菊诗词的内容虽具有广泛性、多元性的特点:把菊花开放于秋冬时节的自然属性人格化,赞颂其孤傲、顽强、坚贞等优秀品质。深秋初冬之时,天气转寒,西风萧瑟、草木凋零、万物肃杀。生命力的消失、时光的流逝,容易使人产生悲凉之感、忧戚之叹。而此时应节而开的菊花,却绽放出多彩的姿容,散发着热烈的气息,与周围的寒肃世界、与那些开放于春夏的俗艳之花产生了强烈对比,让人们不禁钦佩于菊花的生命力之顽强、精神之可贵。这一品质往往成为诗人们吟咏菊花的立足点、出发点,正如唐代诗人元稹诗中所写的那样:“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菊花与隐逸文化的密切关系。菊花被称为“花中隐士”,主要归功于晋代著名隐士、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爱菊、咏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适情足志,以追求性情的本真,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的隐士典范。他酷爱菊花,也写了不少咏菊名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等名句,堪当咏菊诗中的经典。如果说陶渊明之前的咏菊文学还大多停留在对菊花外形、功用的描述,那么从陶渊明开始,咏菊文学就渐渐转向了对菊花内在品质的赞美歌颂。菊花傲然不俗、坚贞不屈的品性,与传统文人理想人格中的清高淡泊、固守穷节等品质相契合,成为一种隐逸文化的固定象征,菊花也成了隐逸者即花中隐士,以菊比德、以菊喻志,以菊抒情等方面体现出它的审美价值。中国人视花有灵有情。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丢弄了那些封建迷信和宗教色彩,而用充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憧憬美好幸福未来的情感于花。借以讴歌社会和人生中的真,善、美,形成了特有的审美观。表现在用花,赞花和赏花的着眼点上,中目人既重花卉外形之美,也重花的兴谢枯荣的内在之美,更喜追求由观花而得的心灵感受的韵味之趣,以达到赏心悦目的快感。说明中国人赞花、赏花的目的是双重的既要求有装饰美化的实用效果,又要求有畅神达意的精神享受。从中得到启示,激励以及情操的陶冶,无论以何种形式表现花的美,注重形式与内涵的统一和谐之美,与传统文化艺术一样,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赏花的表达方式上,喜欢直接客观的描,诉,咏,唱、观等方式,更喜欢借花明志,以花传情的表现主观的感受之情,常将花寓以多种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使花人格化甚至神化,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通过联想而意会深远的意义。“诗言志”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古代咏菊诗数量虽多,但真正扎根在读者心灵深处的,还是那些"“托物言志”之作。

赞美养花人的句子 夸赞养花之人的优美句子

1、养花是一种心情,一种生活的态度,花草皆是有灵性的,你用一种怎样的心态和心情去侍弄它,它就会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回报你。

2、我喜欢花,也喜欢养花。在我的院子里错落有致的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争妍斗奇,葱茏翠滴,无论是近观还是远望,那真叫一个美。

3、每一株每一盆都像会说话似的与你交流,只要你有心,它们就毫不吝啬的向你打开心怀,吐露芬芳。

4、花草之美,美在这份葱茏,美在这份生命;养花之乐,乐在这份情趣,乐在这份性情。

5、花草,有的含羞不语却也楚楚动人,有的热情绽放,尽情地彰显生命的张扬,也有的无花无果,但也青翠逼人,摄人心魄。无论你有怎样的心情,总有那么一两株会融入进你当时的感情,你也会情不自禁的随着花草的吐露而融入其中,最终会以美的享受乐在其中。

6、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虚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