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守卫京城的部队,汉代的守城战

麦兜
麦兜 2024-02-24 21:12:02

古代京城边的军队叫什么

古代京城边的军队叫羽林军。

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别名禁卫军。

《新唐书·兵志》:" 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羽林军步射置左右羽林军,大朝会则执仗以卫阶陛,行幸则夹驰道为内仗。" 明何景明《驾出》诗:"九重玄武仗,万岁羽林军。" 清孙枝蔚《劝酒效乐天》诗:"持戈向边塞,不如羽林军。

始于汉武帝刘彻,此后,历朝历代的御林军多有变化,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一般设总统领、右统领、左统领、带刀护卫、敢死队、大将军、将军等职位。大明王朝,洪武年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皇帝死后也有“御林军”,昭陵的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等共六对十二个。今天叫卫戍部队。

什么叫御林军?

御林军,亦称“ 羽林军”,是古代封建王朝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始于汉武帝刘彻,此后,历朝历代的御林军多有变化,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一般设总统领、右统领、左统领、带刀护卫、敢死队、大将军、将军等职位。 明朝洪武年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

御林军imperial guard,历史上还称为“ 羽林军”,羽林军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不同的历史时期,其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汉武帝刘彻刚登基时受母系亲戚压制,没有实权,为了拿到实权,刘彻假装带一帮武士在羽林中打猎玩耍,实际上是在训练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这就是羽林军的来历。因为羽林军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御用部队,所以后朝就改称为御林军了。明朝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 皇城的保卫。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造守卫金牌,或镀金铜牌,牌上有篆文“守卫”、“随驾”字样,存 尚宝司,军士值班领取佩带,下值时交回。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十四司,其编制将军、力士、 校尉,专门为皇帝护驾,并有巡查缉捕任务,就是御林军。

驻地国都

御林军

御林军,顾名思义,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旨意称为“御旨”,皇帝的印鉴称为“御玺”,护卫皇帝的军队也就成了"御林军"。 驻守在国都--京城,是御林军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探寻中国古代御林军的身影,我们首先要把目光聚到曾经是六朝古都的北京。 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城市;北京,一个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城市。当你透过城市的喧闹,揭开历史尘封的岁月时,北京的磅礴大气和神奇就会渐渐展现在你的眼前。

北京自三千多年前建城,从 春秋战国到 隋唐五代,始终以军事重镇的雄姿矗立于我国的北方,期间群雄逐鹿,战事频仍。特别是北京自辽代成为陪都后,开始了由北方军事重镇向首都城市的转变,更是开始了皇城辉煌历史的里程碑。金代,北京成为了一代王朝的正式首都,也成为了半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元、明、清时期,北京更成为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国首都,成为了全中国的政治中心。随着北京政治地位的不断变化,围绕皇宫展开的军事活动、警卫内容更为丰富,斗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围绕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驻守在皇帝身旁的“御林军”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权,十分重视京师的宫廷警卫工作。辽代,为保卫皇室的安全,保卫陪都的安全,在北京地区部署了精锐的禁卫军,并首创治安管理的专门机构--警巡院;金朝迁都北京后,禁卫机构更为完善,统治更加严密;元朝统治者在大都设置了众多的军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卫专政体系;明朝将七八十万京营军驻扎京师,筑长城、修城池

汉朝部队编制及人数,汉朝军制编制多少人

根据后汉书记载,将军令营,一营有五部5000人。

部置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司马一人比千石(司马是校尉的副官,其部若无校尉,则司马为主将)1000人

部下有曲,置军侯一人 比六百石 200人

曲下有屯,置屯长一人 比二百石 100人

屯下有队,置队长 50人

队下有什,置什长 10人

什下有伍,置伍长 5人

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皆领一营5000人(战时规模扩充)

洛阳军置:

卫尉 主皇宫守卫:

南宫卫士令一人,卫士537人

北宫卫士令一人,卫士472人

右都侯卫士416人

左都侯卫士383人

皇宫七门

南屯门卫士102人。

苍龙门卫士40人。

玄武门卫士38人。

北屯门卫士38人。

朱爵(jue)门卫士124人。

东明门卫士180人。

朔平门卫士117人。

注:七门皆置司马一人

光禄勋 主南军七署(禁军)

左官郎署 置左中郎将一人 不定员

右官郎署 置右中郎将一人 不定员

五官郎署 置五官中郎将一人 不定员

(注:以上三署合称三署郎,左右郎官年五十者入五官郎署。三署郎郎官合计约4000-5000)

虎贲卫 置虎贲中郎将一人 戎车300两,西汉800人 东汉1500人

羽林卫 置羽林中郎将一人 领羽林郎108人

羽林左骑 置羽林左监 领800骑

羽林右骑 置羽林右监 领900骑

(注 羽林中郎将,骑都尉与羽林左右骑平时可能并无直接统属关系,多是战时临时统属关系。另骑都尉共计有十人,无领属,亦可不在禁中譬如公孙瓒、臧霸,虚职)

执金吾

执金吾一人 卫士520、缇骑200

北军五校 置北军中侯一人

屯骑校尉 700

越骑校尉 700

步兵校尉 700

长水校尉 736 (1367人,两种争议说法)

射声校尉 700

各部置校尉一人。

另:188年置西园八校尉人数无记载,总计约8000-12000人。

洛阳12门各置城门校尉一人、司马一人,领属无记载。

184年置八关都尉,领属不详,各部约800-1000人。

以上参考史料《汉书》、《后汉书》、《汉官》、《汉官仪》

最后,看不得别人胡说八道误导观众,所以无奈打了楼上几位的脸,抱歉。

汉朝京卫有表示身份的令牌吗?如果有令牌叫什么?拜托各位知识渊博的大神啦!

没有令牌。

汉代护卫京师的军队为南军和北军,充任皇帝及皇宫内卫的则是郎官。西汉时护卫宫殿者有郎卫和兵卫。光禄勋率郎官为郎卫,卫尉率南、北军卫士为兵卫。

郎官属郎中令(汉武帝改为光禄勋),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初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为充任,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郎中。东汉以尚书台为政务中枢,分曹(相当于后世的部和司)设尚书郎。郎官遂从侍从官变为各行政部门长官,不再隶属光禄勋。除议郎外,郎官均须执戟宿卫殿门,号为轮流当值,其实非出钱送礼,取得文书,不能出外。所以没有令牌,仅有临时出具的一次性文书。

因未央宫地处长安西南,所以守卫皇宫的军队称南军。卫士由各郡服兵役的人民调充,每年轮换。南军的职责,比起北军来要单纯得多。主要负责宫门及陵园寝庙的安全,并在皇帝车驾出行时,与北军一同组成护驾仪仗部队。此外,南军还负责接收并呈递惮向皇帝进谏的奏章。

北军,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是汉朝常备军的精锐和主力。未央宫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汉文帝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初由中尉统率,汉武帝时,扩大北军,改北军中垒为中垒校尉。又增设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七校尉,分别驻守长安城中及附近各地,并随军出战,中尉也改称执金吾,不再统率北军。东汉时,省去中垒,并胡骑入长水,虎贲入射声,置北军中侯以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

在汉代不论郎卫还是兵卫,上岗就执勤,下岗回营屯,严禁闲逛和外出,所以不设置任何身份证明。

实际上汉代最重要的中枢暴力机构不是禁军部队,而是司隶校尉部,其权限远超明代厂卫,除了具备锦衣卫所有职能外,最重要的是领司州事(军政财),即有独立权利管理司州事务,包括直接从司州财税中提取钱粮用于自身武装。至东汉司州包括三辅:右扶风、左冯翊和长安;三河:河东郡、河南郡和河内郡;外加一个弘农郡。东汉末年何进为对抗宦官提袁绍为司隶校尉;曹操迎回献帝后亲自领司隶校尉,后交心腹钟繇;蜀汉延续汉制,第一任司隶校尉是张飞,张飞死后由诸葛亮兼任。可见其重要性。目前并无考古发现司隶校尉部所属的身份令牌,仅有司隶校尉印文。

汉朝时期有多少兵力

汉朝初年汉于匈奴的战争中虽然史书记载刘邦出动了70万军队,可是如果我们除掉为汉军提供后勤和临时参加军队的民夫的话汉军实际应该只有50万左右(具体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希望能找到准确资料的朋友补上)。其后由于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军队数量只可能比这个少,不可能比这个多。再加上汉朝小王国的存在,所以汉朝前期军队数量应该在30万左右。但是当汉朝进入中期,尤其是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军队数量又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增加,这是因为汉朝对匈奴和西域用兵的结果,可是这种时期没有存在太长时间,因为农耕时代的常备军实际上是国家最大的经济包袱,所以之后汉朝军队数量出现的下降的趋势。之后虽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内乱时期,军队数量出现了小幅增加可是纵观整个汉朝(西汉和东汉),中国常备军数量基本上保持在30万左右,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中国古代京城安全由什么人负责保卫?

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朝代的京城保卫人员的详情:

1、周是我国第一个有年代可考的王朝,《周礼》中叙述可周朝的禁卫体制。周朝将禁卫军按照其任务区分为“腹心之兵”、“重兵之卫”和“环列之兵”三部分。担任宫廷宿卫的禁卫军称为“腹心之兵”,由宫正、宫伯统领,兵士由士大夫阶层的贤良子弟担任,专门负责宫廷的警卫。

2、秦朝实行皇帝、皇宫、京城三级保卫体系,即由郎中令率领郎官等贴身侍卫部队守护皇宫殿内,形成皇宫的核心警卫;由卫尉率领卫士守卫皇宫殿外和宫墙之内,担任宫门守卫,形成环卫皇帝的第二道防线;由中尉率领的禁卫军负责皇宫之外宫城的警备,形成拱卫皇帝的外围防线。

3、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特别是禁卫制度在秦朝制定的皇帝、皇宫、京城三级保卫体系的基础之上又一步完善。汉朝初年,设置郎中令负责皇帝的核心警卫;设置卫尉负责皇宫殿门之外,宫门之内皇宫禁卫;设置中郎掌握京城卫军,负责京城治安保卫。

4、魏晋南北朝时期御林军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曹魏时期,禁卫体制基本沿用秦汉模式,设置了宫殿、皇城、京师的三条防线,但有结合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的总形势,进一步加强了以精锐部队为主的禁卫力量。

5、隋炀帝继承并改革北周军制,将中央禁卫军设置十二俯,太子东宫禁军设置东宫十率。

6、唐代的禁卫军制度规模远远超过汉代,其中央禁卫军分为南北衙兵两个系统,职守各有侧重,共同担负皇帝、皇宫和京师的警卫任务。此外太子还掌握一支相当规模的禁卫武装,设置太子中左右卫率俯、太子左右司御率俯、太子左右清道率俯等,分别负责东宫的警卫安全。

7、宋朝禁卫军沿用后周旧制,设置侍卫亲军司,统领马步禁军;设置殿前司,统领殿前诸班以及马步诸军。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并称为二司。

8、元朝。1263年,忽必烈设置枢密院管理全国军事机要,负责宫禁宿卫,继承了成吉思汗的旧制还建立了强大的侍卫亲军,分别担负宫廷和都城的警卫。侍卫亲军初称武卫军,约3万人,后改为侍卫亲军,分别设置前、后、左、右、中五卫。

此外,还有东宫、后宫侍卫亲军左右都威卫,左右卫率俯,卫候司等,专门负责太子的和皇后的警卫。随着禁军数量的增加,根据任务,元又创建了围宿卫、依仗军、邑从军、看守军、巡逻军等。

9、明朝设置“上二十六卫”担负宫廷警备,建立了一套防卫与治安制度。所以明代的禁卫军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禁卫军,他既是京城的守备力量,又是对外作战的主力。

10、清朝。清朝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集八旗兵力过半约十万余人于京师(北京),号称“禁旅八旗”以保卫皇室和都城的安全,其中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辖,为皇帝亲军,是清朝禁卫军的核心力量,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分领。

“禁旅八旗”按照任务又可以分为郎卫和兵卫。郎卫由满蒙贵族子弟组成,负责皇帝的安全。兵卫负责守卫京城、皇城、禁苑和随从皇帝出巡、狩猎等。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历代京城的定都地点:

1、夏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后迁阳城(今河南登封),斟鄩(即二里头,今河南洛阳偃师),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南),又东迁商丘(今河南商丘),又迁都纶城(今河南商丘东)。

2、商都亳(今河南商丘),后西迁嚣(今河南郑州),后又西亳(今河南洛阳),后又迁相(今河南安阳内黄县),后又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末迁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

3、西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洛邑(今河南洛阳)。

4、东周都雒阳(今河南洛阳)。

5、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6、新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7、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汉末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许昌、邺城、长安、谯号曰五都。

8、三国: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陪都许昌(今河南许昌),汉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9、西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10、东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11、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12、北朝——北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后迁洛阳(今河南洛阳),西魏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东魏都邺(今河南安阳)。

13、北周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北齐都邺(今河南安阳)。

14、隋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15、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李治、李哲、李旦、李隆基、李柷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16、武周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17、五代--后梁都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都洛阳。后晋都洛阳,后迁开封(今河南开封),后汉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后周都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

18、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19、南宋都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迁行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20、辽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后迁中都(今北京)。

21、西夏都兴庆(今宁夏银川)。

22、金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末迁归德(今河南商丘)。

23、元都大都(今北京)。

24、明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后迁顺天府(今北京)。

25、清初都北京(今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