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真实存在吗?,李师师真实身份

麦兜
麦兜 2024-04-03 17:51:01

历史上真实的李师师的原名叫什么?她的出身是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李师师的原名王师师,她是汴京染匠王寅的女儿,在家排行第二,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被妓院收养,长大成人之后,成为红极一时的汴京名媛。

据历史记载,王师师的母亲因生她难产而死,王师师也是一个很奇怪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她不爱哭闹,王师师的父亲用豆汁把她养到了3岁。在当时汴京,都流行把孩子送达寺庙寄养一段时间,这样的孩子将来好养活。三岁的王师师被父亲送到宝光寺,一位老僧看到王师师,心生怜爱,随口问道:“这孩子可曾有名字?”王寅说:“还未曾取名,烦请大师赐名。”老僧说:“此幼女视我佛门为家,那就名为一个师字。”一年后,王师师的父亲王寅被问罪而死,她从寺庙出来,流落在民间,饥寒交迫,居无定所,妓院的李妈妈看到她冰雪聪明,还天生一副好皮囊,于是收养了她,并自此正式改名为“李师师”。

在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有一首描写李师师的美丽,诗内容是: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露来玉指纤纤软,行处金莲步步娇。白玉生香花解语,千金良夜实难消。大概意思是容貌美丽,天生丽质,妆饰更是分外妖娆,有像至清的秋水,至洁的瑞雪一样的精神风标。半弯的丹凤眼,瞳子像琥珀一样晶亮;红润的嘴唇。口唇像樱桃一样美艳。葱葱玉指,显得人纤细柔软;三寸金莲,每一步都雍容娇艳。她的美丽,能让白玉生出香味,花儿能听懂话,就是散尽千贯金银,也得不到与她共度良宵。

美貌是社交当中无形的王牌,李师师通晓音律,多才多艺,生性机灵,深谙察言观色之道,宋徽宗不顾大臣百般阻挠,也不顾后世清誉,经常混迹于李师师所在的妓院,并于李师师交好。

水浒中的李师师,在历史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吗?有何依据?

我想这个应该是作者假想出来的一个人物,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也不允许李师师和燕青一起浪迹天涯。即使李诗诗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们的结局也是会被皇上抓回来的。

历史上真有“李师师”这个人吗?

历史上曾有过两个李师师。

第一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东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

而罗忼烈先生的《两小山斋论文集》中有此考证。有记载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

谢宁版李师师(6张)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词中描述,当时的李师师尚属未成人的小姑娘,假设此时李师师为12岁;而张先生于990年卒于1078年,终年89岁,即使他于85岁高龄时作的《师师令》一词,那么李师师最迟于公元1062年出生。不论如何,李师师初出道时,张先足有80余岁高龄了,秦楼歌坊中又多流传他的词作,年老望重,由他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如同著名音乐制作人要捧红一歌坛新人,自然毫不费力,何况李师师本身也灵心慧质、能歌善舞。

据以上推测李师师在公元1080年前后就红极一时了。此时秦观(1049-1100)30岁左右,文采风流名动一方,李师师对他也曾一度迷恋,二人交往比较频繁。晏几道曾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又作《一丛花》词赠李师师:“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1996年电视剧《水浒传》何晴版李师师(6张)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才子佳人,互相爱慕,本是一段佳话,但奈何秦少游自是花花文人,李师师长在娼门,所以注定是一段没结局的故事。尽管有“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的感叹,尽管有“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的痴情。

秦观之后,和李师师交往最密切的文人当数周邦彦了。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伎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初见李师师时,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他对李师师的印象: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 ”(《大宋宣和遗事》)

师师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交往日久,二人关系甚为密切。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中记载:“美成至角伎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安以轩版李师师(6张)

从中不难看出周邦彦对李师师的赞美和同情,并规劝她找个知心之人出嫁,以解愁苦。可见,二人友谊深厚,绝非一般。此时的李师师,久居烟花之地,自然厌倦,不能说没有从良成家之念,《洛阳春》一词写出她心事,自是对这词欢喜无限,写此词的周邦彦也俨然成了她的知心爱人。况且周邦彦只比她大6岁左右,属同辈中人。然而,并不是想嫁就能嫁得出去的,因为李师师的身份太特殊了。她又遇到了一生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宋徽宗赵佶。可是,宋徽宗赵佶生于1082年,1100年19岁时即位,根据资料1109年第一次见到李师师,此时宋徽宗28岁李师师48岁!我想不论宋徽宗如何贪欢好色,也决不会肯同一个48岁的母亲辈的老妇来往吧?

所以,如果认为李师师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那么她同宋徽宗赵佶有恋情那是不可能的,那些故事也纯属子虚乌有。可是,李师师和宋徽宗赵佶交往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很多前人的小说、笔记中都有记述,前文说的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记述的故事便是一例,南宋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及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也都详细记述了李师师和宋徽宗赵佶交往,于是便有了第二个李师师。

第二个李师师约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

马苏版李师师(9张)

据张邦基《墨漫录》说:“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伎,名著一时”。可见政和年间(1111-1118),李师师红极一时。而师师“门第尤峻”,像他这样的人已无缘叫局而一亲芳泽了,只得写了两首诗酸酸地“追往昔”。迎人桃出隔墙花,可以想见她的金钱巷住宅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他当然不知道:宣和年间李师师“门第尤峻”,与徽宗的垂青是大有关系的。

李师师的生平记述最为详细的,当数南宋无名氏所作的《李师师外传》,文中言及李师师与宋徽宗赵佶相遇于大观三年(1109 年)八月十七。直到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又去找李师师。为了来往方便,赵佶在张迪的建议下修了条“潜道”直通李家。有一次宫内宴会,嫔妃云集,韦妃悄悄地问赵佶:“是个什么样的李家姑娘,令陛下如此喜欢!”赵佶说:“没什么,只要你们穿上一般的衣服,同师师杂在一起,她和你们会迥然不同,那一种幽姿逸韵,完全在容色之外”。可见,李师师并不只是容貌美,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气质美。再后来,宋徽宗把皇位让给宋钦宗,自号道君教主,退居太乙宫,同师师的见面就少了。当时金兵同大宋开战,河北告急,李师师主动将自己的财富捐给河北作军饷,自己则出家慈云观了。

以上便是《李师师外传》中记述的李、赵交往的情况,其他版本也都类似。《大宋宣和遗事》里还说李师师曾被册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翁天脞语》里也有记载:“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师师”。宋江之所以访师师,是因为他知道李师师和宋徽宗比较熟,所以来托她在徽宗面前说说好话。种种资料表明李师师和宋徽宗赵佶有过交往这一基本事实,王国维老先生也是比较认同的。

宋江起义是宣和元年到三年间的事,“潜入东京访师师”就算是宣和二年(1120年)的事吧,以此年李师师27岁推算李师师应是1093年左右出生。当然,《水浒传》是小说,依此推算李师师的实际出生年份,很不科学,但也总不至于太离谱。我们知道《水浒传》为施耐庵所著,但很多人包括金圣叹都认为施耐庵只写到大聚义即前七十回,后面为其弟子罗贯中所续。罗贯中另著有《三国演义》,对历史掌故颇有研究,虽说是小说,但一些关于年份方面的事,总是大差不多的。如果接受了李师师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这样一个观点的话,亦可解读不少和李师师相关的轶事,特别是和宋徽宗赵佶的交往等。当然,还有一些事情只能另作他解了,比如张先《师师令》中的“师师”必然不会是宣和年间的李师师,因为张先1078年就已去世;同样秦观词中所写的“师师”也不可能是宣和年间的李师师了,因为秦观1100年去世时李师师才10岁左右;那么他们所说的“师师”有可能是“张师师”或“王师师”了?但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交往应该是真实的,但这样一来,李师师20余岁正走红的时候,周邦彦已是年近60垂垂老矣,他那首著名的《少年游》(并刀如水)也不可能是写给李师师的了,因为据罗忼烈先生考证那是周邦彦年轻时所作。

周邦彦词《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宋朝北南交替的时候,出过一位诗人刘子翚。绝大多数史书里记载他生于1100年,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注明他的生卒年代是1101年至1147年,这些都不重要,宋室南渡后多活一年少活一岁,和李清照一样,不过是添减家国之恨罢了。刘子翚在诗坛上的成就大概不如同朝代的苏轼、黄庭坚之辈,这不能怪他天资不够,是他的学堂太过忙碌,没有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写诗填词,因为正是他培养出了宋朝一代理学家朱熹朱老夫子,也算是育人有方。他还有另外一些学生,想必成绩不如朱熹,或者人生的际遇没有抓住,大都默默无闻。包括他自己,身后的风光也尽被朱熹占去,后世很多读书人往往先知其徒,再知其人。《宋史》434卷有他的传记,身后遗下文集《屏山集》20卷,胡宪为之序,朱熹作跋,当年自是风光一时。钱先生的《宋诗选注》选了刘子翚三首诗,前面两首是《江上》、《策杖》,后面是组诗5首《东京纪事》,最后一首如下:

1996年电视剧《水浒传》何晴版李师师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诗里的“师师”当然责无旁贷的描写宋朝艳伎李师师,实际上这是一首简单明了的诗作,里面只出现了两个人物,一是风尘女子李师师,二是“帝王”——宋朝第八个皇帝徽宗赵佶。

这里姑且按照诗人刘子翚的说法“当年一曲动帝王”,起码徽宗听过李师师小姐演唱会,并且亲切接见过。可是后来,政局突变。徽宗皇帝在司马光的“元佑党人”和王安石的“新法派”之间来回摇移,每一次树起一派,就要打压另一派,这样当然吃亏的是老百姓,金性尧先生甚至认为李师师也“被宋政府抄过家”。紧接着,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迤逦北去到位于如今黑龙江于依兰县城西北的“五国城”坐井观天,李师师随着逃难人流南渡长江,漂泊与山川湖海之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而当诗人刘子翚在湖南境内与她偶然相遇时,李师师已经年过六十,垂垂老矣。刘子翚乍见当年名动京师的风云人物,如今徒经丧乱,惶惶如过江之鲫,难以自保,跋涉在两湖的嶂山雾岚中,缕衣檀板早已失落,不亦凄惨!金性尧先生说:“从一曲当年到垂老湖湘,中间就包含着东京与杭宋两朝掌故”。

历史上真的有李师师这个人吗?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侠妓李师师:

李师师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京城中的名妓,号称"飞将军",擅歌舞、书画。相传北宋皇帝赵佶也为其倾倒。李师师还为保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时四大名妓:

李师师:号称飞将军。私妓。

颜玉洁:号称冰美人。官妓。

郑珠娘:号称勾魂凤。家妓。

苏姣姣:号称俏观音。营妓。

历史上的李诗诗究竟有什么背景呢?

    李师师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她大约1062年生于河南开封,姓王,父母在其年幼时相继去世。她孤苦无依只能寄人篱下,最终因为亲戚的贪婪被卖给了老鸨,老鸨教她舞文弄墨、吹拉弹唱,随后取艺名为李师师,从许多野史中可以看出,他与宋徽宗赵佶有联系。

     李师师本人长得十分漂亮,又能舞文弄墨,以至于她的名声传得很远很广,前来求见李师师的人都要在京城外排队,有些人甚至倾家荡产都需要瞻仰下她的容颜。宋徽宗有后宫佳丽三千,但她们太过循规蹈矩,对于生性风流的宋徽宗来说太过于无趣。于是,在高俅、王黼等人的怂恿下,宋徽宗结识了一代名妓李师师。后来,因为李师师的才华横溢、小意奉承,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宋徽宗也不例外。他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公然召李师师入宫,授予嬴国夫人、明妃等爵位。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125年,宋徽宗把皇位禅位给太子钦宗赵桓,李师师因此失去了强有力的后盾,在宫中没有靠山的她过得很是凄凉。不久,金兵入侵,宋军节节败退。金兵攻破了汴京,宋徽宗、钦宗一同被俘,随金兵北上。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趁着混乱,李师师和身边的一个丫鬟逃出宫殿,一路流亡到了湖湘一带。而这种陌生的环境让她很难适应,她只能重拾老本行,靠卖唱谋生,一天只挣几块钱喂饱肚子!

      宋代刘子玉《汴京志》中有一句诗:“屯毂之盛可害,师已居湖湘。檀香板无彩,一曲动帝一时。”这首诗说的就是李师师晚年凄凉的场景。在晚年,虽然她依然能歌善舞,但是青春一去不复返了。她的凄惨生活,让我们唏嘘不已,感叹命运的多变。

历史上真有李师师这个人吗

李师师(1090年-1129年),北宋末年青楼歌姬,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有染,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师是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王黼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1]

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掳,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